繜字的笔画 繜字的笔画是什么:18
繜的笔顺是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撇、横、竖、横折、撇、竖折。
繜字的笔顺图解
共十八画
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繜字的笔顺分布演示图
繜的拼音为zūn,部首为糹,结构为左右结构,注音为ㄗㄨㄣ,ㄗㄨㄣˇ。
繜字的具体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本解释 点此查看繜的详细内容
[ zūn ]1. 古时妇女穿的一种裤子。[ zǔn ]1. 〔繜绌〕古同“撙黜”,自谦退让,如“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繜以畏事人。”
二、康熙字典
繜【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廣韻》祖昆切《集韻》租昆切,?音尊。《說文》薉貉中女子無袴,以帛爲脛室,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急就篇》禪衣蔽膝布母繜。《註》黃氏曰:江東謂鷦鷯爲布母。布母繜,繜,小衣也,猶犢鼻。又《屈原·離騷註》總總猶繜繜,聚也。又《集韻》兹損切。《荀子·不苟篇》不能,則恭敬繜絀,以事人。《註》繜,與撙同。絀,與黜同。謂自撙節貶損也。
三、辞典解释
【繜】的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基本字义繜读音:zūn怎么读:名词 古代妇女所穿的小衣。《说文解字.糸部》:「繜,薉貉中女子无裤,以帛为胫空,用絮补核名曰繜衣,状如襜褕。」其他字义繜读音:zǔn怎么读:动词 折损、抑制。通「撙」。《荀子.不苟》:「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唐.杨倞.注:「繜与撙同,绌与黜同,谓自撙节贬损。」
四、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繜【卷十三】【糸部】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从糸尊聲。子昆切说文解字注(繜)薉貉中女子無絝。?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襜褕。無絝者、無左右各一之絝也。帛、依急就篇當作布。空腔古今字。核當作覈。果覈之引申也。帛爲脛腔。褚以絮而裹之。若今江東婦之卷胖。胖音如滂去聲。是名繜衣。亦曰母繜。急就篇曰。襌衣蔽膝布母繜。葢蔽厀、繜衣、襜三者相似。故曰狀如襜。衣部曰。襜、衣蔽前也。又曰。直裾謂之襜褕。此當曰狀如襜。不當有褕字。从糸。尊聲。子昆切。十三部。
五、百科解释
繜,拼音为zūnzǔn,注音为ㄗㄨㄣㄗㄨㄣˇ,简体部首为糹。部外笔画为12,是指古时妇女穿的一种裤子。
下面介绍下繜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关于【繜】字的组词有: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