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容陷阱”重重

“美容陷阱”重重

来源:易妖游戏网


“医疗美容”真假难辨

北京市医疗整形美容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美容整形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以及低等级的医疗美容机构擅自开展复杂的整容手术。

审理过多起美容纠纷案件的北京市海淀区民一庭法官陈昶屹说,不少消费者在美容院里做皮肤护理时,美容师推荐打瘦脸针直接将费用加在美容服务中,但没有任何注射记录。事后“瘦脸”变成了“僵尸脸”,美容院却坚称其没有医疗美容资质,不会从事打瘦脸针这样的医疗美容服务,消费者也因没有证据导致维权困难。

据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李扬介绍,目前北京市登记注册的医疗整形美容机构近200家,只有这些机构才能开展拉双眼皮、隆鼻隆胸、抽脂等有创伤性的医疗美容。然而记者在网上发现,各种冠以“美容院”“美容诊所”“整形医院”的美容机构为数众多,均宣称自己有医疗美容资质,服务项目则无所不包,从“电波拉皮”到“彩光嫩肤”再到“无痕隆胸”,各种“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一定要查看其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疗美容医师是否持有《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上岗,并对进行美容手术场所中的卫生环境、无菌消毒情况、器械及设备条件等有所关注,千万别因选择不慎而影响身体健康。

预付费交易猫腻多

北京的刘女士在“入会即可享受五折优惠”的诱惑下,向附近一家会所支付1万多元办理了会员卡。几个月后刘女士搬家,她找到会所希望按比例退卡,会所拒绝了退卡请求,理由是之前的“入会协议”里已经写明,刘女士付费项目是某进口品牌护肤套装,而不是会员卡。“没用完的产品可以带走,交的钱没法退!”会所的工作人员说。

“美容美发行业的预付费消费一度是消费投诉的重灾区。”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屈建辉说。2011年,北京市工商、消协共受理涉及预付费类消费投诉1685件,占投诉总量的5.27%。

从北京市消协接到的投诉看,关于美容行业预付费消费的投诉主要有以下情况:一是经营者销售大量会员卡后迁址、歇业、停业,但不提前告知消费者;二是服务价格随意变动;三是办理消费卡后,商家提供的服务“缩水”;四是经营者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凭证和消费记录,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维权缺乏证据;五是设置霸王条款,如“有效期满卡内余额一律作废”“经营者具有单方解释权”等不公平规定。

陈昶屹建议,消费者在美容消费时应当向美容院了解清楚消费方式,签约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留意商家玩“文字游戏”,从而为消费者日后维权设“绊子”。此外,在难以确定美容院资信状况时,消费者贪图折扣而购买大额的“预付费”项目,以防有些“黑店”圈钱后关门溜之大吉。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