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雷电(雷暴)灾害的预防措施目的:预防雷电(雷暴)可能带来的火灾或人身伤害事故。
主要责任部门:物业工程部、保安部落实负责人:工程部经理、保安部经理 (平日工作时间)保安部值班长/值班领班(夜间及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重点范围:楼宇避雷设施。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的现象,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放电时产生数万伏至数十万伏冲击电压,放电电流可达几十到几十万安培,电弧温度也可达几千度以上。
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
因此,雷雨季节各项目要切实落实防雷措施。
1. 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防止直接雷击或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以保证人身及建(构)筑物安全。
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等,是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部分。
避雷针一般设在高层建筑物的顶端和烟囱上,保护建筑物兔受直接雷击;
避雷线常用来架设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上,以保护架空线路免受直接雷击。
引下线是避雷保护装置的中段部分。
上接接闪器,下接接地装置。
一般敷设在建筑物的外墙,并经最短线路接地。
每座建筑物的引下线一般不少于两根。
接地装置包括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线和接地体,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采取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截面。
2. 防雷装置的检查
(1) 各项目保安部应注意提示项目工程部门,在每年雷雨季节以前作定期检查。
如有特殊情况,还要进行临时性的检查。
特别是对避雷针、避雷器要进行定期校验。
(2) 当防雷装置各部分导体出现因腐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折断、锈蚀达30%以上时,必须进行更换。
(3) 检查是否由于维修建筑物或建筑物本身形状有变动,使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出现缺口。
(4) 检查接闪器有无被雷击后而发生熔化和折断,避雷器瓷套有无裂纹、碰伤等情况,井应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
(5) 检查明装引下线有无在验收后又装设了交叉或平行电气线路;
检查避雷装置有无接触不良情况和木结构的接闪器支杆有无腐朽现象;
并检查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有无沉陷现象等。
(6) 测量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安全要求。
若发现接地电阻值有很大变化时,应对接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必要时可补打电极。
(7) 检查有无因挖土、敷设其他管道或种植树木、植被而挖断接地装置等。
(8) 的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得设在行人经常通过或堆放易燃物的地方。
对装有避雷针或避雷带的构架,不准装设低压线或通讯线等。
避雷针、避雷带与引下线应采用焊接方法。
3. 预防雷暴灾害的措施
(1) 项目保安部应确保项目所有员工均接受过防雷常识的培训,并留有培训记录。
(2) 要求项目各部门注意雷电天气切实保护户外工作员工的安全,必要时应要求户外岗位的员工暂时撤入室内或在安全地点躲避。
(3) 雷电天气应禁止员工登高作业,带电作业或在空旷地点工作。
(如进行外壁作业、在楼顶工作、攀爬灯杆等)
(4) 要求员工遇雷电天气,不得在树木、烟囱、广告牌、旗杆等高大、孤立结构、物体附近活动。
不得靠近高压输配电设施。
4. 雷暴天气暂避场所的选择发生雷暴时,除非不得已,不可走出大门或留在户外。
应当寻找能提供防雷保护的建筑物、车辆或者其他构筑物、场所暂避。
(1)下列场所可供人们躲避雷电。
①采取防雷保护措施的住宅或其他建筑物;
②地下掩蔽场所,诸如地铁、隧道和洞穴;
③大型金属或金属框架建筑物;
④具有金属车顶和车身封闭的汽车、大型客车以及其他车辆;
⑤封闭的火车和市内有轨电车;
⑥封闭的金属小船或轮船;
⑦靠附近有建筑物屏蔽的市内街道。
(2)不能期望在任何时候都能在户外找到躲避雷电的安全地点。
如果地点尚有待选择,应掌握以下原则:
①寻找低洼地区--避开山顶和高地;
②寻找茂密树丛--避开孤立树木;
③寻找位于低洼地区的建筑物、帐篷和掩蔽所--避开位于高地的不加保护的建筑物和掩蔽所;
④如果你处于暴露区域,孤立无援,一筹莫展,而且你感到自己的头发根根竖起,预示即将遭到雷击,则应立即跪下,身子前向弯曲,并将手放在膝盖上。
切勿躺在地上,也不得把手放在地上。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