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耕地数量:强调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确保省域内年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针对只占不补、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问题,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防止弄虚作假。提升耕地质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农田建设高
一、坚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基础 要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确保足够的耕地面积,才能为粮食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严格保护耕地,防止耕地被非法占用和破坏,同时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率。二、注重科技发展与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2. 农村耕地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但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本就有限量的农村耕地,遭到了巨大的损害和锐减,耕地面积的减少,不仅影响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更会危及...
一号文件强调:“下一步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作物。”故表述错误。
我国当前耕地红线为18.65亿亩,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底线。一、耕地红线的依据 2022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需守住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这一目标较早期的“18亿亩红线”有所提升,既考虑人口增长需求,也回应生态保护要求。二、守住红线...
种子与耕地问题:会议特别强调了种子和耕地的重要性,要求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并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这些措施旨在提升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自主可控地位凸显:在贸易摩擦反复的外部环境下,农业自主可控的地位更加...
目前要求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红线是国家为确保农业生产所需土地而划定的最低保障线,红线内的土地只能用于农事耕作和农业生产,不得用于建设或其他非农化事项。2025年一号文件围绕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做出多方面部署,强调严格耕地总量管控和“以补定占”管理,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
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耕地红线的重要性:耕地红线是国家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而设定的耕地保有量底线。18亿亩...
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压实责任实施。党的以来,全社会共同努力,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连续丰收提供重要支撑。2024年一号文件围绕耕地保护推出新部署,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文件将“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纳入省级考核体系,促使地方扛起主体责任;建立...
【答案】:B 我国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