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大讨发言
变压器,常有电,大人小孩要离远。电杆旁边莫取土,防止杆倒出事故。
树干不能绑电线,树摇线断有危险。电力线旁要砍树,慎防碰线出事故。
教育孩子懂安全,不爬电杆摇拉线。电力线下别堆草,引起火灾不得了。
建房注意电力线,距离至少两米半。落地电线不要捡,八米以外才安全。
使用牲畜要注意,碰触电线会触电。三眼插座使用时,千千万万要接地。
晒衣铁丝和电线,保持距离莫搭连。不准线下放风筝,杆塔严禁来掏鸟。
保险丝,是警卫,粗细选择计算对。不能随便换型号,严禁铜丝铝线代。
胶线花线绝缘线,烂上一处就跑电。零火相互一接触,马上就能出事故。
湿手不要摸开关,湿布不可擦灯泡。电线别挂金属物,裸露电线不能摸。
出了事故快断电,去找电工莫迟延。电器着火和带电,切断电源是关键。
安装电器要仔细,外壳金属要接地。发现有人触了电,立即断开电源线。
不压木板不泼水,强心针是催命鬼。松开衣裤头仰后,人工呼吸快抢救。
不懂乱弄会送命,修理定要找电工。
电力安全大讨发言
很高兴跟各位领导,同事就“安全”这一话题,欢聚一堂,演讲台上的我,渴望大家热烈的掌声,可台上的我更希望“安全”永远与我们相伴。
儿时的我,只知道不出车祸才是安全。当踏入电力企业大门的第一天,入局教育第一课,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安全也只仅仅停留在我的字里行间。第一次进变电站是在今年_月,我被分配到站上来。做为供电局的新进职工,单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安全月活动安全真正地走进了我的生活,从此我成了电力人,从此我也对安全负起了责任。
下面就谈谈,安全月活动安全对我在变电运行岗位上对“安全”的认识。初入师门,望各位师傅不吝赐教。
安全机制就是一种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控制事故,实现安全生产良性循环的管理手段。如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
从安全工作的主体看,人是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计划者、执行者、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因此,安全文化强调人的因素,强调内因在保证安全上的主导作用。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其中,安全意识特别重要。安全意识的强弱,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供电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安全意识强的人,必然会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正确地作业。反之,安全意识淡薄的人,则往往忽视安全、违章作业,招之事故的发生。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来抓。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一个核心基础。只有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通过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学安全生产规程、谈安全生产中的经验教训、考安全生产规章等手段,才能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只有人人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有安全的行为,才能使自己的行为处在安全的约束中,才能把“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和“我能安全”。
从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发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人是其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在电力生产的全过程中,人始终占有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电力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是,首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因素。就我们的变电运行来说,其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必须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
从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来看,发生事故的因素有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人是其中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在事故发生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电力安全生产是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环节,需要进行综合治理,但是,首要的是取决于人的因素。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强化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说过,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如20__年4月30日,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分包单位在华能海南东方电厂#2机组锅炉施工现场,发生一起较大人身伤亡事故。事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2人轻伤。原因为现场施工人员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20__年12日,东北电网有限公司齐齐哈尔超高压局送电工区按计划进行500千伏冯大Ⅰ号线更换绝缘子作业。作业者乌某在沿软梯下降过程中,从距地面33米高处坠落,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作业人员沿软梯下降前,安全带保护绳扣环没有扣好、没有检查,发生脱扣。
作业者在从事作业活动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作业者在步入事故轨道上去的时候,其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有时甚至是十分微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事故心理因素:
(1) 疲劳心理,心绪不宁,警觉丧失;
(2) 错觉心理,主观臆断,盲目操作;
(3) 取巧心理,“省时省力”,弄巧成拙;
(4) 侥幸心理,违章蛮干,侥而不幸;
(5) 逞能心理,争强好胜,贪图虚名;
(6) 麻痹心理,思想松懈,“撞上口”;
(7) 无知心理,一知半解,始料不及;
(8) 冒险心理,明知故犯,蛮干瞎干;
(9) 违反心理,偏执任性,发泄不满;
(10) 自私心理,爱财贪欲,自导祸端。
除上述几点外,非理智行为的心理状态还有厌倦心理、激情心理、挫折心理、紧张心理、幻觉心理、压抑心理、注意集中于一点心理、烦燥心理、抵触心理等等。总之属于非理智行为的事故心理现象都可以构成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特征。
人身安全在电力企业中占有首要地位,我们在搞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即要着眼于安全知识的灌输,又要着眼于安全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好比人的左右手,而安全意识则是人的大脑。光有手,而没有大脑只是瞎干、蛮干;光有大脑,而没有手则只会纸上谈兵,不济于事。
安全生产以人为本,因为设备要靠人来操作,制度要靠人来遵守,安全技术措施要靠人来实施,事故隐患要靠人来排除。所以,强化对人的安全教育,提高人的安全知识,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让安全意识深入到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增强消灭隐患的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安全不需要太多的笔墨,也不需要闪光的语言,安全它只需要我们时刻牢记在心!
电力安全大讨发言
“落实安全责任,保障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谨记“四不伤害”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如果我们每位同事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能做的更好。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安全,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安全,而我们每
一年一度的 安全生产月 到了,它来地那么准时,它就像一个定时了的,一个给我们敲响报安全的警钟,它的任务就是要告诉我们:凡事要讲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警钟与安全共存,麻痹与事故相连 。
何谓安全?所谓安全是指利益免受威胁的状态和态度,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基础,它与人类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息息相关。
____年4月24日,是公司对新进员工举行为期两天的安规培训,从那以后 安全不仅让我更加知道它的重要性,而且非常渴望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作为电力企业,安全就是效益,事故就是损失!回头看看我们公司走过的路,翻开那一幕幕我们不愿看的训的教训,无不让我触目惊心的,汗毛直竖,无不让我为之痛心和警惕:___年3月9日,___供电所同事在杆上拆除接地线时,从杆上坠下的一幕,4月20日___供电所同事在拆除县委宅区是,从三楼坠下的场面,10月16日__供电所同事在断开10kv分支隔离开关引起接地,造成我们的同事触电身亡的那令人痛心和惋惜的场面,还有还有我已不愿再写,生命是宝贵的,却也那么的脆弱,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家庭,对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更要珍惜它啊!。
每起事故都伴随着血和泪,每起事故都带着悲伤和痛苦!同事们,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因为忽视安全所造成的那一幕幕悲伤的场面,是否让我们把安全生产,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我们要做到安全意识应始终牢牢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里,让大家知道责任不到位,习惯性违章,不按安规去操作等等,就会可能酿成事故,对我们的安全造成威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我们不想再看见那一幕幕血的场面,我们不想在听亲人们的哭声叫唤,让我们都来重视安全吧!首先,管好自己,熟知熟悉各项安全制度,认真学习安全有关法律法规,重视每一次安全培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养成好的安全生产习惯,杜绝习惯性违章操作,第三,勤于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以最快的时间把它整改过来,不能出了问题,才忙于解决,做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果我们每位同事在生产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提醒检查,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防止不安全因素存在,杜绝事故隐患,从小事做起,我相信就能筑起安全这个大坝。
落实安全责任,保障安全生产 将安全生产铭记心中,谨记 四不伤害 坚持 四不放过原则,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因为一次小小不经意的违章,就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甚至走向死亡!如果我们每位同事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能做的更好,我们的企业就会更加兴旺发达;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安全,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安全,而我们每一个人首先要安全!
宁听不安全的骂声,不愿听亲人的哭声,安全没有终点,而我们作为电力人,我们的步伐更要时刻与安全同步,才能防患于未然,让我们珍惜生命,安全生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