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shǔjiǔ),是中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数九歌:
各地的“九九歌”的内容也不一样。
如河北的“九九歌”说: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其它地方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凌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雁来;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枣强县)
“五九半,凌消散。
春打六九头,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
不犁地,不过三五日,九尽杨花开。”(新河县)
“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盐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气。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担(单)。
七十二,猫狗寻阴地。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
(《荆楚岁时记》)湖南的“九九歌”说: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
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
五九四事务,开门寻暖处。
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
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
七十二,柳絮满地飞;
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地在坝上的蔚县则说:
“一九二九,哑门(形容张嘴)叫狗(形容打嗝儿);
三九四九,冻破碌碡;
五九六九,开门大走;
七九河开河不开,雁来雁准来;
九九河重冻,米面撑破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