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设 计 方 案
实验题目: 用钢板尺测量激光的波长
茂名学院 物理系 大学物理实验室
- 1 -
班 级: 姓 名: 学号:
物理一班
张彬
200901020124
实验日期:200 年 月 日
《用钢板尺测量激光的波长》实验设计方案
本实验用最小分度为0.5 mm的普通钢尺“量”出只有0.000 6 mm左右的波长,而且看到了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的“奇怪”现象.它说明,反射定律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如果反射面上刻有许多很细而且等间距的刻痕,就可使不同波长的光反射到不同的方向去,这就是现代高科技中常用的光学元件——“光栅”的雏形.光栅是一种比棱镜更好的分光器件。如果利用光栅的衍射原理就不难用普通的钢尺测量出激光的波长。
实验目的:
1. 了解光栅的分光作用及原理,加深对光的干涉、衍射概念的理解。 2. 学会利用普通的钢尺测量激光的波长的方法。 3.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实验仪器:
小型半导体激光器一支、普通钢尺一把、卷尺一把、胶带纸若干、垫高物
实验原理:
本实验利用光的波动性质,用一把普通的钢尺就能够巧妙地把这么短的波长测出来.它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 让一束激光照到钢尺的端部,其中一部分激光从钢尺上方直接照到观察屏上的-S0点,其余激光从钢尺表面反射到屏上.在屏上除了与-S0对称的S0点有反射亮斑外,还可看到一系列亮斑S0、S1、S2、S3„„Sn.。这
是因为,尺上是有刻痕的(刻痕的间距是d=0.5 mm),光在两刻痕间的许多光滑面上反射,这些反射光如果相位相同(即波峰与波峰相遇,波谷与波谷相遇),则它们会相互叠加而加强,形成亮斑,否则会相互抵消
而减弱.由图-2可知,从光源某一点A发出而在相邻光滑面B、B’反射的光,到达屏上C点时所经过的路程差(称为光程差)为:
''ABCABCBD'DB'dcoscos (1)
- 2 -
若△恰好等于零或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则这些反射光的相位就相同,屏上C点就会出现亮斑.显然,在处,△=0,这就是在S0处的亮斑.在S1、S2、S3、S4、„„处,必有:
△=,△=2,△=3,△=4„„. 因此,由(1)式可知:
d(cos一cos1 ) =
(2)
d(cos一cos2 ) =2 (3) d(cos一cos3 )=3 (4) d(cos一cos4 ) =4 (5)
其中d=0.5 mm是已知的,因此,只要测出和1、2、3、4„„就可从以上各式算出波长的值.实验中,使尺与屏垂直,则:
tanhL (6)
其中,L是尺端到屏的距离,h是各亮斑到O点的距离,而O点位于S0点和一S0点的中心.量出各亮斑间的距离即可求得各值,而对应于亮斑S0的就是。 联立 (2) (3) (4) (5) (6)式得
dnLh0L22Lhn2 n1,2,3,n... ,2L实验步骤:
1.按图1所示放置好仪器,并让激光照到钢尺的端。
2.使用一胶带纸量出钢尺的端到观察屏的距离L,作上记号。
3.分别用胶带纸量出最下的亮斑到相临6点亮斑的距离l1、l2、l3、l4、l5、l6,并作上记号。
4.关掉电源,用钢尺分别量出各胶带纸的长度L、l1、l2、l3、l4、l5、l6记录数据。
5.实验完毕,收拾仪器整理桌面。
实验数据:
- 3 -
项目 单位 L 500.3 l1 l2 l3 121,3 l4 132,4 l5 133.4 l6 133.9 mm 数据处理:
h0100.2 111.1 钢尺的误差inst0.1mm l1 h1l2h0 h2l3h0 h3l4h0 h4l52 0hh5l6h0
dLL11h02L2h12L2 同理得:2、3、4、5
的平均值:
1nini1对3求不确定度:
L、h0、h3都是单次测量,因此不确定度为k倍的仪器误差
即:UL
Uh0Uh3kinst k1
222U3
ULUh0Uh3
Lhh032dh2dh2dh003UUUh3 Lh03/23/23/23h2L23h2L23h2L2003222U的相对不确定度:
rU100%=2.3%
实验结果:
- 4 -
U=635.2nm±2.3% 观察思考
1.本实验中所用的钢尺可以用木尺或塑料尺代替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木尺或塑料尺可被激光烧坏。
2.可以用本实验的方法测量手电筒光的波长吗?为什么? 答:不行,因为其光波太短。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