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2堂 .014 ̄i3期(总;第{i论219坛期 ) 浅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李t ~‘ 尚 永城476600 永城职业学院,河南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004.02 泛爱众,厕杀仁”的位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 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 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 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 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 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 素质 。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 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 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 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 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 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 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 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 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 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 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 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 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 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 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 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 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 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 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 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精神进行深入 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 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 4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 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 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 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 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 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 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 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 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 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 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 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 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 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 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 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 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 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 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 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 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 观点。 ‘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 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 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 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 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 感 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 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 f 2014年第3期(.总第219期) …………...…■ 一… 小议北宋前期词风的改变 ’ ● 张潇潇 271000 1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泰安摘要词由产生到成熟的嬗变过程中,词风的变化既是其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创 词题材审美趣味语言特点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0005—02 词乃至南宋词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作风格的鲜明体现。文章试从词的、题材、审美趣味、语言特点四个方面小议北宋前期词风的改变。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词经过晚唐五代,由文人的改造与加工初步确立了以 小令为主的、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和以温婉精致为 美的审美规范。北宋前期的词人们一方面继承了前人的创 作传统,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最终使词风 发生了改变。既体现出词的内容、形式日趋成熟化,也反映 、词的:由小令的一统天下到慢词的后来居上 自宋王朝建立起,我国封建社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历 史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城市商业经济日趋发 达,社会娱乐业也繁荣起来,许多达官显贵竞相填写令词。 到了仁宗时期,令词已经成为词人最擅长和习用的体式。 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变化,为北宋中后期 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 生。 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 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 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 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 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 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 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 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 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 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 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 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 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 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 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 “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 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 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 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 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 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 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 处。 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 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 充和完善。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 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 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 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 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 3.实践教学 在讲授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加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毕竟教会学生某个知识不如教会他学习 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加强他们 自身动手、动脑的能力。 (责任编辑刘凌芝) 5 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 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