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o12)第25卷第4期 浅析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张丽竞 ,李学昌 (1.菏泽学院外国语系;2.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山东菏泽274015)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存在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生心理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 环境分不开,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他们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情绪的不稳定性, 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的发生,若得不到合理解决,久而久之必将造成心理障碍。 因此,如何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缓解大学生心理的压力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2)04—0062—02 【本刊网址】http://Ⅵnvw.hbxb.net doi:10.3969 ̄.issn.1671—5918.2012.4—032 0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爆炸性增加,迫使人们 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情感态度复杂善变。同时,作为现代社 地可以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康意识, 充分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让他们学会并具备简单处理心 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大学生创造良好心理健康的 会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 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他们自身也存在许多特殊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 重要因素,心理健康园地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求。大学生的健 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里社会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离 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心理健康园地塑造了良好的校 风、学风、班风。它幽默风趣的故事,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事例 生动形象讲述心理健康问题,让学生在娱乐中塑化心理品 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 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学习与处理。恋爱中的矛盾以及对 未来职业选择问题等等。如何避免与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 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以积极的 心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成为大学生生活中越 来越重要的方面 质,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促进学生 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完善适应能力。 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当代大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浪漫的情感, 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冲 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当今的大学生来说,心理 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地基础。针对心理健 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问题的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心理问题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又是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 度的重要方法。举办如风筝大赛、摄影大赛、趣味运动会、主 题班会等等文艺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加深 了学生之间交流与团结,还可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 的宣传认知,预防和治疗各个阶段的调查.笔者认为可以开 展如下几个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氛 围,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一环境,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一份素质调查报告显示,当代大 学生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欠缺的就是心 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力,适应能力 和自理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和依赖 、心理健康园地 心理健康园地分为班级健康板报和大厅健康宣传栏,在 大学生的最熟悉的环境中,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图 性强等。针对以上情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的 自主自立能力,在娱乐中促进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团 文并茂的板报,宣传栏,向他们宣传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在潜 移默化中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从而促进大学生对自身及 身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与预防,增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应 对能力。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通过这种形式, 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将健康知识内化于每个学生,渗透与 每个学生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心理健康园 结协作能力,形成一种健康的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了这一问题。并且通过参加这一类的课外活动,在一定程度 上舒缓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为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 提供了充沛的活力。参加课外活动,让学生脱离课本,更直 接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活学活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时间的平台,是展现学习知识 的一个舞台,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和自理能力。在每一次参加 作者简介:张丽竞(1982一),女,山东泰安人,管理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校管理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62 第25卷第4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V01.25.N0.4 2012年4月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Apr.2012 活动的过程中,在一次次努力探求与思索的过程中增强意 供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疏导与援助。心理健康热线面向全校 志.敢于承受挫折。 或全系的学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 三、心理健康热线 台。心理健康热线接线员可由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教师和辅 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 导员担任,从专业与贴近实际的角度为广大同学提供帮助. 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空白 了解他们的诉求,并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并且严格保守倾诉 是这些学生心里脆弱.意志薄弱,遇到问题若不能有效及时 者的个人信息。通过这种心理咨询的方式可以疏导减轻学生 的解决致使出现心理疾病。因此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心理 们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虑,开发身心潜能,并且帮助 疏导与心理健康援助是不可或缺的。专门开辟了心理健康热 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有效地适应外部世界。 线并特别设立一问心理健康办公室,可以为广大在校学生提 参考文献: [1]王红琳.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几点思考[J].辽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张彦.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上接第41页) 高投入、高产出的目的,造就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三)教师的地位边缘化。虽然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思想政 (三)建立“加速培养,积极引进”的原则。首先,要注重思 治理论课,但是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 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知识学历教育.当然也要加强思想政治理 的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相应的 论课教师应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其次.重视高等师资的在 教学地位,甚至有一些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不 职培训。可采取脱产培训、进修、寒暑假集训等方式,到企业 重要,随便一个老师就可以胜任。在教师引进中,高职院校虽 挂职,到社会兼职,这样既可了解市场、了解企业的前沿科技 然有配套设置高素质人才引进机制,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学 信息动态,了解企业需求的人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又 院为教师配备基础设施差和学校是高职高专的原因。引进的 可以此为契机,走产学研道路,促进与企业合作,在教学过程 人才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 加入企业和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 (四)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研究成果没有新的突破, (四)建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可持 很难与实践结合。由于缺乏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 续发展的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其思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高职教育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之间存 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 在较大的差距: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体系、评价 发展。地方应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发展纳入区 体系上缺乏实践适应性和创新性(因为高职院校重视的是专 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措施和资金投入方面 业课的“双师型”人才.而思想政治理论课该怎样,具体的对 给予积极的扶持。高职教育培养的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状况 策还没有).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积极性 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我们必须重视高职思想 和导航性较差。 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保障。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五)在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上,尤其在“产学研”成果上 (一)加强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认识,提高思想 表现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教师,可以破格聘任;在工资 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 待遇上,平等享受正高级待遇;在管理制度上、在激励机制 途径是师生与实际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 上、在引进人才的平台机制上,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机 认识到高质量教师是高职教师的主流。在努力提高思想政治 制留人.管理留人”,从根本上缩小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与 理论课教师数量的同时,要注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 普通高校“学术性”评审标准的距离,减少师资队伍人才流失 伍的整体质量。 现象。 (二)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培训体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的动态研 系。目前,我国已有的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已 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理论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一个与 不能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他们大都只是专业性 时俱进的过程,是与我国的经济命脉紧密相关的,也是与区 的、技术性的培训基地,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的引进 域经济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过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 和培养上没有什么建设规划。高职高专虽然应该重视技术专 理论课师资队伍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使高职思想政治理论 业。但最后的落脚点仍然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该是核 课师资队伍建设在经济上、政治上、科研上与国际国内先进 心,我们必须下功夫,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达到 的生产力结合.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