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受MHC,其抗原特异性表现在:
应答的启动来自特异性抗原刺激 应答效应的靶目标为特异性抗原:抗体仅与诱导它产生的特异性抗原发生反
应;CTL仅杀伤和破坏表达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 应答的结局是清除特异性抗原异物。
免疫应答特异性的本质是:TCR、BCR特异性识别抗原多肽,从而导致特异性T、B细胞克隆激活,即一种TCR或BCR仅能特异性识别一种抗原表位。因此,TCR、BCR多样性是保证机体对种类繁多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的分子基础。 第2节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
免疫应答的记忆性:机体对抗原产生初次应答后,所接受的活化信息及产生的效应信息可存留于免疫系统,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强烈、持久地发生应答。 免疫记忆的物质基础:记忆T/B细胞。
生物学意义:对机体抵抗病原体多次入侵有重要意义,是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基础。 一、免疫记忆的特点
1、强而迅速的再次应答 2、抗原原罪现象:当机体遇到稍微改变的病原体时,仍优先启动免疫记忆细胞参与应答,因此可抑制更为高效的针对新表位的免疫应答。只有当机体遭遇缺乏初始病原全部表位的新病原时,此抑制效应才被打破。 第3节 免疫耐受性
Owen于1945年首先报道了在胚胎期接触同种异型抗原所致免疫耐受现象。见于异卵双生小牛,究其原因,发现该异卵双生小牛的胎盘血管相互融合,血液自由交流,呈自然连体共生,这种耐受具有抗原特异性。
这种生来即已具有的、对某一抗原的特异性无反应性称为天然免疫耐受。 处于发育阶段的免疫细胞若接触抗原可诱导免疫耐受,为人工免疫耐受。
该实验证实了Burnet的推测——在胚胎发育期,不成熟的自身免疫应答细胞接触自身抗原后,会被克隆清除,形成对自身抗原的天然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可视为免疫应答的一种特殊形式,又叫负应答。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特性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负免
疫应答)。表现为再次接触同一种抗原时,不发生可查见的反应,但对其他抗原仍保持正常应答。
耐受原——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区别
免疫耐受 免疫抑制 直接原因 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排除 免疫细胞发育缺损 或不能被活化 或增殖分化障碍
诱生原因 免疫系统未成熟、 先天性免疫缺损,应 免疫力减弱, 用X线、免疫抑制药物、 抗原性状改变等 抗淋巴细胞抗体等 特异性 有 无 免疫抑制:无抗原特异性,对所有抗 原均呈无应答或低应答。
同一抗原物质,即可以是耐受原,也可是免疫原,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理化性状、剂
量、进入机体途径、机体遗传背景等因素。 免疫耐受的维持和终止:
免疫耐受可在特定情况下建立和维持,也可因致耐因素消失而被终止,并逆转为抗原特异性应答状态。
抗原和机体因素是决定耐受维持和终止的关键因素。 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
免疫功能正常时,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保护”作用:
①机体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发生正应答,以抵御外源性抗原的侵害;
②对“自身”抗原产生负应答,即免疫耐受,以保护自身组织不受免疫攻击而被损伤。 免疫功能异常时,机体免疫系统发挥“免疫损伤”作用:
①机体免疫系统对“非己”抗原发生过强应答,可损伤自身组织,导致“超敏反应”;
②对“非己”抗原或肿瘤抗原产生过弱应答,不能有效清除病原体和突变细胞,可引发严重感染或肿瘤;
③对自身正常抗原发生正应答,导致“自身免疫病”。
免疫应答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功能,但不适当的免疫应答,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在免疫系统进化过程中,机体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免疫机制,用以制约免疫应答的质和量。
免疫应答质的包括免疫应答类型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以及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之间的。
免疫应答量的包括免疫效应的放大和免疫应答的反馈性抑制。
了解和掌握机体固有的免疫调节机理,就能利用这些机制,人为的进行干预,使机体避免产生不适当的免疫应答,或使已产生的异常免疫应答得以逆转。 第4节 免疫应答的调节
免疫调节:免疫应答过程有赖于体内多系统、多细胞和多分子间相互协作,共同调节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并控制其质和量,以维持正常机体的免疫自稳。
免疫调节是机体通过长期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其贯穿于免疫应答过程
的始终,涵盖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识别、活化及其效应等。 免疫调节机制一旦发生障碍,免疫功能必然出现异常。 一、感知是免疫调节的前提
免疫调节是机体免疫系统对免疫应答进行“感知”和“调节”的能力。
机体免疫系统在感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反馈性调节,使之形成有利于机体的适度应
答,如对病原体产生排斥,而对自身抗原产生耐受。
对应答的感知是启动调节的前提,免疫系统具有感知自身应答的强度并实施调节的
能力,这是免疫系统在识别抗原、启动应答和产生记忆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功能。 在感知基础上出现的调节,包括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
感知和调节可以由免疫系统自行实施,并不依赖外界的力量。所以,免疫调节是免
疫系统本身具有的能力。
主要内容
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免疫耐受概念 免疫调节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