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欧阳锜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欧阳锜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来源:易妖游戏网
2017年5月第9期 5l 15g、薄荷 、甘草10g、地骨皮15g、防风20g、天花粉10g、黄芩10g、党 参15g、黄柏20g、葛根2og、大枣5枚、生姜3片,黄连3g。 参15g、黄柏20g、葛根20g、大枣5枚、生姜3片,7剂。 三诊:服上方后,胃胀消失,潮热症状基本痊愈,基本能够入睡, 二诊:服上方后,胃胀症状基本消失,燥热症状减轻,胁痛大减, 效不更方,上方14剂收工。 仍口干,睡眠质量有所好转,大便一日三次,不成形。舌诊:舌质淡,体 参考文献 大有齿痕,苔薄黄,脉弦上方加黄连3g余方不变,l4剂。 【1]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 丹皮15g、栀子10g、柴胡15g、当归2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 【2]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17. 15g、薄荷6g、甘草lOg、地骨皮15g、防风20g、天花粉10g、黄芩lOg、党 【3](金)・成无己.注解伤寒eet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 欧阳铸从郁痰化热论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苏联军 周慎 (1.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410208;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沙410006) 摘要:欧阳绮研究员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主张从解郁化痰、清热降逆入手治疗,肝胃郁 热证,用四逆金铃汤加减;肝胃痰热证,用小陷胸汤加味;肝胃湿热证,用清湿和中汤加减。 关键词:欧阳铸;反流性食管炎;名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7)09—0051—01 欧阳铸(1923—1997)生前是国家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 加减:胃痛明显者,加川楝子、延胡索;泛吐酸水者,加乌贼骨、瓦 的指导老师之一,长期从事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研究,擅长内科临床, 楞子;胸骨后灼热明显者,加忍冬藤、蒲公英;大便黑溏者,加三七粉、 对脾胃病及肝胆病均有很深造诣。欧阳老生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乃 茜草。 属中医食噎范畴,多因痰气交阻、郁而化热所致,其治疗主张从解郁 治验举例:杨某,男,49岁。1993年3月4日就诊。进食后梗阻感 化痰、清热降逆人手,主要分为以下3种证型。 反复2年,加重3个月,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食管贲门口炎、浅表性 1肝胃郁热证 胃炎。刻诊进食后胸骨后梗阻感,胸脘疮胀,时有灼热,嗳气,大便有 主症:胸骨后及剑突下灼热疼痛,进食后更甚,嘈杂口苦,大便干 时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肝郁气滞,痰热中阻。治宜疏肝 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理气,化痰清热,方用小陷胸汤加味,药用:瓜蒌壳l0g,法半夏10g,黄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降逆。 连6g,旋覆花10g,牡丹皮15g,忍冬藤15g,茜草12g,神曲12g,甘草 选方:四逆金铃汤加减。 1.5g。服药10剂于3月17日复诊,进食后梗阻感已不明显,痞胀减 用药:柴胡10g,酒白芍15g,黄芩10g,酒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轻,大便转黄,用上方去茜草,加大腹皮,服至10剂于4月1日三诊, 炒枳壳15g,佛手3g,甘草3g。 无明显不适,用上方化裁间断服用以巩固疗效。 加减:暖气明显者,去柴胡,加制香附;进食后脘腹作胀者,加神曲、 按语:此案乃肝郁与痰热相兼为病,肝郁气滞则胸脘痞胀、嗳气, 莱菔子;泛吐酸水者,加乌贼骨;胸骨后灼热明显者,加栀子、蒲公英。 痰热中阻则胸骨后梗阻、灼热,痰热内结,灼伤胃络则大便时黑,舌质 治验举例:唐某,女,64岁。1993年5月6日就诊。胸骨后及剑突 红、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之征。其治用小陷胸汤化痰清热,加旋覆花 下灼热疼痛反复6个月,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 理气化痰,牡丹皮、忍冬藤清解郁热,茜草止血,神曲和胃助运,甘草 炎。刻诊:胸骨后及剑突下灼热疼痛,连及背部,进食时无明显梗阻 调和诸药。 感,但稍多则感脘胀暖气,平时口干苦,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3肝胃湿热证 细数。证属肝胃郁热。治宜疏肝和胃,清热降逆,方用四逆金铃汤加 主症:胸骨后或剑突下痞胀疼痛,进食时梗阻感,时伴呕吐反食, 减,药用:酒白芍15g,黄芩10g,酒川楝子12g,延胡索10g,炒枳壳 时作灼热,纳食减少,大便不爽,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滑数。 10g,制香附7g,佛手3g,神曲12g,甘草1.5g。服药7剂后于5月13日 治法:解郁和胃,化湿清热。 复诊,胸骨后灼痛明显减轻,时作脘胀、头晕,用上方去黄芩,加桑椹、 选方:清湿和中汤加减。 蒺藜,续服10剂后于5月27日三诊,症状完全缓解,要求服药以巩固 用药:厚朴lOg,酒白芍15g,旋覆花lOg,竹茹l豫,地榆15g,佛手 疗效,仍用上方加减以善后。 6g,牡丹皮f5g,神曲10g,甘草3g。 按:此案乃肝气郁结,化热犯胃,胃气上逆所致,肝气郁结,化热 加减:胃痛甚者,加酒川楝子、蒲黄;大便稀溏者,加薏苡仁、菝 伤胃则胸骨后及剑突下灼热疼痛,连及背部;胃气上逆则嗳气、口苦; 葜;纳食减少者,加麦芽、鸡内金。 气滞于中则进食后脘胀;热流于下则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 治验举例:祖某,男,50岁。1989年7月21日就诊。胸骨后梗阻疼 数为郁热之征。其治用四逆金铃汤疏肝和胃,清热降逆,因胃气逆上, 痛反复2年,加重半个月,胃镜检查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 故去柴胡之升;气滞于中,故加香附、神曲之散。药仅7剂,症状明显 炎。刻诊胸骨后梗阻疼痛,进食后明显,脘腹胀闷,有时剑突下灼热, 减轻,以其证药相符之故。 纳食减少,大便稀溏不爽,便前腹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前医曾 2肝胃痰热证 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症状无明显改善。证属肝胃湿热。治宜疏肝理气, 主症:胸骨后及剑突下痞胀疼痛,进食时有梗阻感,时作灼热,嗳 清化湿热,方用清湿和中汤加减,药用:厚朴10g,酒白芍12g,旋覆花 气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0g,竹茹10g,地榆15g,佛手5g,牡丹皮12g,神曲12g,菝葜12g,甘草 治法:解郁和胃,清热化痰。 1.5g。服药10剂于8月4日复诊,胸部舒适,梗阻感消失,疼痛不明 选方:小陷胸汤加味。 显,大便基本成形,仍用上方加麦芽以巩固疗效。 用药:瓜蒌壳10g,法半夏10g,黄连6g,旋覆花10g,牡丹皮15g, 按语:此案乃肝胃不和、湿热中阻所致,肝气犯胃则脘腹胀闷,湿 神曲10g,甘草3g。 热中阻则梗阻疼痛、灼热食少、大便稀溏不爽,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项目一湖湘欧阳氏杂病流派工作室 之征。此案出现大便稀溏,欧阳老认为宜与脾虚鉴别,脾虚者大便稀 建设项目资助(国中医药人教/ ̄[20121228号)。 溏而不应有不爽快之感,已服参苓白术散无明显疗效也不支持脾虚 通讯作者 的诊断。其治用清湿和中汤加菝葜,解郁和胃,化湿清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