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杀人犯的家属是否应该赔偿受害者?

杀人犯的家属是否应该赔偿受害者?

来源:易妖游戏网

未成年杀人犯家属不需要赔偿,但监护人需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履行责任可减轻其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从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

法律分析

杀人犯家属不需要赔偿,但是未成年杀人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杀人犯家属需要赔偿吗的法律依据

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拓展延伸

家属的责任:杀人犯家属是否应当为受害者赔偿?

在法律上,杀人犯的家属是否应该为受害者赔偿是一个复杂而争议的问题。一方面,家属并非直接参与犯罪行为,他们可能无法预测或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家属可能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和情感压力,对犯罪行为感到极度痛苦和悔恨。因此,要求家属赔偿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负担,对其公正性和合理性产生质疑。

另一方面,赔偿受害者是确保正义得到伸张的重要方式之一。受害者及其家属可能已经遭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包括经济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痛苦。赔偿可以为受害者提供某种程度的补偿,并传递一个明确的信息,即犯罪行为对受害者和整个社会都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决定杀人犯家属是否应该赔偿受害者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家属的经济能力、家庭关系、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等。在一些司法体系中,可能会对家属进行部分或全部赔偿的要求,而在其他司法体系中则不会。最终的决定应该基于公正、合理和平衡各方利益的原则,以实现对受害者的公正赔偿和对家属的合理考量。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因此,在杀人犯家属是否需要赔偿的问题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家属的经济能力、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等,以实现对受害者的公正赔偿和对家属的合理考量。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四节 勘验、检查 第二百一十 为了确定死因,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让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侦查人员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对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在笔录中注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事赔偿 第一节 赔偿范围 第十七条 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改判无罪,原判刑罚已经执行的;

(四)刑讯逼供或者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五)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