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猜猜猜
一、 填空
1、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这句话是牛顿说的。 2、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找到(答案)。 3、酒精灯的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物体应放在外焰加热 4、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
5、 (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6、 我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太行山一带考察时发现,山崖中加有一层(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
7、距今大约(2.3亿)年到(6500万)年的时候,恐龙大量繁殖,称霸地球的时间长达(1.65)亿年之久。
无齿翼龙靠(皮膜)形成的大翅膀飞行,甲龙的像坦克一样的(盔甲)能保护自己,(马门溪龙)的脖子比长颈鹿的还长,它是吃素的,剑龙不吃肉,背上耸起的(骨片)是对付敌人的,(慈母龙)最爱小宝宝。
8、科学家研究发现,(环境突变)是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这些原因的形成可能与(巨大宇宙力量)有关,也可能与(地球自身原因)有关。 二、 简答题。
1、为什么蜘蛛网不粘蜘蛛?
答:因为蜘蛛的脚上有一种特殊的油脂,所以蜘蛛网不粘蜘蛛。 2、如何安全使用酒精灯?
答:1、点燃酒精灯时,不得倾斜灯体引火,要用火柴从侧面点燃。
2、物体应放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熄灭时,不能用口吹,应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提起灯帽重新盖上,防止下次使用时无法打开。
3、猜想与事实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猜想不等于事实。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不总是一样的。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
确,必须设法验证。
第二单元
1、做纸风车用的材料有(剪刀)、(纸)(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 2、风就是(空气的流动)。风是在空气有(气温)差别的条件下发生的。 3、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风如果来自北方,就叫做北风,如果风向在某个方位左右摆动不能肯定,气象台预报风向时,往往加个(偏)字,如偏北风。 4、风的力量叫(风力)。风的(速度)越快,风力就越(大)。从蒲福风力测量图上可以看出标准图将风划分为从0到12共13个等级。
5、气象台一般用(风向标)测量风的方向,用(风力计)测量风的大小。 6、风有(好)处,也有(害)处,夏天有风真(凉快),冬天有风就(寒冷),风可以(发电),台风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灾难) 7、(风袋)可以测量风力和风向。
8、风向标上箭头指向北方,就是北风,箭头指向东方,就是东风。 9、风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不花钱)的天然环保能源。龙卷风是一种(风力极强)而(范围不大)的(旋)风,它像个摇摆不定的(大象鼻子)。
10.1000多年前(唐朝)的(李淳风)在他的《现象玩占》中,记载了根据风对树产生的作用来估计风的速度的方法。他还在《乙巳占》中根据树的表现定出来一些风级。 11、(1805)年,英国的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方式分成不同等级,用风力测量标准图表示,将风划分为从0到12的13个等级。
二、简答题
1、风的好处和害处有哪些? 答:好处:1、可以发电。
2、使帆船前进。 3、使风筝飞上天。
4、夏天可以给人带来凉爽。
害处:1、台风可以吹毁房屋。
2、引起沙尘暴、
3、龙卷风可以吹倒树木,破坏庄稼。 4、冬天有风就寒冷。
2、“动叶十里”和“鸣条百里”是什么意思? 答:“动叶十里”是说树叶微微飘动风速是日行十里;“鸣条百里”的意思是树叶沙沙作响时风速是日行百里。
第三单元
1、(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也是指南针的祖先。
2、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是利用(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3、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字母(S)来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字母(N)来表示。
4、拿不同磁铁相触,(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5、我们居住的地球也是一个巨大的(磁体),磁铁能(指示方向)。磁铁的磁力是(两极大中间小)。 6、(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上第一列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磁悬浮列车,它就是利用(电磁铁的性质)制成的。我国是继(德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国家。 7、常见的磁铁有(马蹄形)、(条形)、(环形)磁铁。在任何一个磁铁上,南极和北极总是(成对)出现,而且它们的强度(相等)。 二、简答题
1、有一块不知道磁极的磁铁,我们怎样辨认它的磁极?
答:1、用一根细线系在磁铁的中间,待静止后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为北极。
2、用一块磁铁的N极去接触它的一端,如果相吸,这端就是S极,另一端就是N极;如果相斥,这端就是N极,另一端就是S极。
3、将磁铁平放在薄泡沫板上,然后将泡沫板放在水中,静止后指南的一端为南极,指北的一端
为北极。
2、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试举三例? 答:1、指南针
2、手机的扬声器喇叭 3、文具盒上的磁性锁 4、电磁炉
第四单元
1、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研成粉末)。 2、像盐这样消失到水里的现象就是(溶解)。物体在热水中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要(快)。 3、大自然中的水有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气态),液态是最常见的,常见的固态水有(冰、霜、雪)等,气态的水是(水蒸气),是我们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
4、空中的(云)和(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是液态的水,这三种状态在特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这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5、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受冷会变成水。通常把水加热到100℃,水就会急剧地变成水蒸气,这时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
6、通常水受冷温度降到0℃时会开始结冰,冰受热温度升到0℃时会开始变成水,所以0℃是水的(冰点)。
7、冰在受热的情况下还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0℃以下时直接变成固态的水(霜或雪)。 8、空气中的云和雾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水珠。
9、观察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晒衣服时水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吃冰淇淋时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冬天结冰的衣服晾干是(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 10、像木块这样,浸在水里的物体,会受到水对它的向上的(托力),这种力叫(浮力)。 11、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使用测力计时要先调整指针,让它指在0刻度线上,测力时不要超过它的测量限度。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3、同体积的铝比水重,所以在水中它要(下沉),把铝片做成盒状,它的(重量)没有变化,它的(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此就浮在水面上。 二、简答题
1、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利用浮力的? 答:1、轮船在大海上航行。
2、救生圈不使人沉入水底。 3、厕所里的抽水马桶。 4、钓鱼用的鱼符。
2、如何使鸡蛋或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答:往水里加盐,当浓度增大时,鸡蛋就会浮在水面上。 把橡皮泥捏得又扁又薄,当橡皮泥
的体积增大时就会浮在水面上。
3、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不能溶解哪些物质?请你列举出至少3种例子。
答:能溶解:盐、糖、味精等。
不能溶解:沙子、石块、木头等。
4、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在岸上却托不起来?
答:在水中人会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因此用较小的托力就能把人托起来,而在岸上人不会受到水的浮力,所以很难托起来。
5、列举生活中的溶解的现象。 答:1、炒菜时盐溶解在菜里。
2、白糖加入水中做成糖水。 3、板蓝根颗粒溶解在水里。 4、洗衣粉溶解在水里。 6、列举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
答:1、晒衣服时水从液态变成气态。
2、吃雪糕时水从固态变成液态。
3、冬天窗上的霜花水从气态变成固态。 4、冬天的雾是水从气态变成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