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婷《初春》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初 春
舒婷
朋友,是春天了
驱散忧愁,擦去泪水
向着太阳微笑
虽然还没有花的洪流
冲毁冬的镣铐
奔泻着酩酊的芬芳
泛滥在平原、山坳
虽然还没有鸟的歌瀑
飞溅起万千银珠
四散在雾蒙蒙的拂晓
滚动在黄昏的林荫道
但是等着吧
一旦惊雷起
乌云便仓皇而逃
那是最美最好的梦呵
也许在一夜间辉煌地来到
是还有寒意
还有霜似的烦恼
如果你侧耳倾听
五老峰上,狂风还在呼啸
战栗的山谷呵
仿佛一起嚎啕
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
如吹不灭的火苗
使天地温暖
连云儿也不再他飘
友人,让我们说
春天之所以美好、富饶
是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
1.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冬天与镣铐、朦胧的拂晓与黄昏的林荫道,这些意象都有朦胧凝重的共同特性,是痛苦、困境的代名词。
B.诗人通过对乌云、寒霜、狂风这些事物的描写,描绘出诗人心中温润而又粗犷的令人兴奋的春景图。
C.诗人抓住自然之物的变化来表现万物萌发的气象,用形象来透析哲理,用物象来表达心声,读后让人深思。
D.本诗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叠加,给读者留下广阔
空间,给诗蒙上朦胧色彩。
2.诗歌最后一节中写“杜鹃”有何用意?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B
2.①最后一节中的意象“杜鹃”即杜鹃花(映山红),她热烈、美好、喜悦,她是初春的缩影,是希望的象征。②杜鹃虽然还小,只有小小的几朵,但杜鹃如火,星火可以燎原,诗歌用杜鹃花来表明困境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不放弃,冲破逆境,定会柳暗花明、春暖花开。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描绘出诗人心中温润而又粗犷的令人兴奋的春景图”错误,“乌云、寒霜、狂风”是指“最后的料峭”,诗人描绘的是气势浩荡的春归梦境图。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意象特点及其作用的能力。
“但已有几朵小小的杜鹃”,这几朵杜鹃是在还留存着寒意的早春萌芽的,它们虽然少、小,但它们却“吹不灭的火苗/使天地温暖”,它们火红的颜色,带给人热烈美好的希
望,让人感受到初春的到来;
杜鹃是“几朵小小的杜鹃”,但它所象征的是春天到来的生机,如同星星“火苗”,迟早会蔓延到漫山遍野,因此作者借杜鹃花来表明,眼前的寒冷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敢于抗争,一定会冲破困境,迎来温暖的春天。
【点睛】
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