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来源:易妖游戏网
 初中数学导入新课的方法

导入新课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教师讲课导入得好,不仅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艺术。而运用多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的导入,节省板面。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一】温故导入法

一些与学过的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课题,应尽量采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使与新课题有联系的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重现,尔后,对就知识的形式或者成立的条件作适当的改变,引出新课题。例如,讲解分式方程时,可先复习分解因式,然后提出,解方程的步骤,由此导入新课。 【二】见山导入法

这是直接点明要学习的内容,即开门见题。当一些课题与学开门过的知识联系不大、或者比较简单时,可采用这种方法、以便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投入对新知识的探究、学习中。常见的是〝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接课我们学习……〞或〝这节课我们学习……〞等形式。例如,讲正方形时,我们在小学已经识别了图形,现在我们来研究它的性质。这样导入新课,可达到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三】归纳导入法。

归纳导入法是通过对一类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来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这是数学导入的常用方法之一,如传统教学,一只粉笔一个黑板,会占去板面大部分空间且不能移动。但利用多媒体,会省时,省力,增加容量。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时,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1〕〔x+1〕〔x-1〕=? 〔2〕〔x+2〕〔x-2〕=? 〔3〕〔a+1〕(a-1)=? 〔4〕〔2a+b〕〔2a-b〕=? 〔5〕〔4+a〕〔4-a〕=? 【四】悬念激趣导入法。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秘所在的心理,即〝疑中生奇〞,从而达到〝疑中生趣〞,以激发学习兴趣,多媒体在这方面的运用,能得到充分的表达。比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利用多媒体提出问题:〝方程3x2-x-4=0的一个根为x1=-1,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x2〞,解决这一问题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点击出判断:〝由于c/a=-4/3,所以X2=-4/3÷〔-1〕=4/3,请同学们验算。〞当学生确信【答案】是正确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之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不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进取状态。学生都急于想弄清〝为什么?〞,此时教

师接着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关系,我是据此求X2的,这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短短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尤其利用多媒体,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设置悬念要注意适度,不〝悬〞学生不思即解,达不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太〝悬〞学生望而生畏,百思而不得其解,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五】生活实例导入法

由于数学起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而生活实例又生动又具体,因此教者可通过在实际需要中的应用引入新课,尤其是利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等〝看得见,摸得着〞,如讲直角三角形时,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片断并给出字幕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能,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教师短短几名话,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学生心理,能点燃其对数学爱的火花。

六、引趣导入法

新课开始,巧妙地设置问题,使学生产悬念,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头。例如,某位教师在讲圆的概念时,一开头就问:〝车轮是什么形状?〞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笑

着回答:〝圆形!〞教师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呢?难道不能做成别的形状?比方说,做成正三角形,正方形等?〞同学们一下子被逗乐了,纷纷回答:〝不能因为它们无法滚动!〞教师再问:〝那就做成这样的形状,〔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椭圆〕行吗?〞同学们始觉茫然,继而大笑起来:〝不行!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教师再进一步发问:〝为什么做成圆形就不忽高忽低呢?〞同学们一时议论开来,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边缘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由此引出圆的定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