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作者:曹莹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2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以探讨分析。
关键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2-0229-01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因此,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积极探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是从环境与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与模式,强调的是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发展。由此,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县域内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人口这三者的关系,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等多方面,既包括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也包括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安全,这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2、改善与优化生态自然环境。3、全面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4、是培育地方特色文化,丰富和提升人类的精神文化质量。
二、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一)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粗放经营为主,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但是,由于我国县域科技和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经济增长仍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由此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工业“三废”的排放量极大地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县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有的地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出于政绩的考虑忽视了资源环境的保护利用,仍然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重速度,轻效益,对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压力。
(二)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县域范围内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农村仍有大批低学历、无学历青壮年劳动者,直接影响到企业高素质技术管理人才需求。与此同时,各相关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机构还不完善,人口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暂时不能发改变。这种状况,导致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欠缺,明显缺乏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意识。目前,我国各地区仍存在毁林开荒、破坏资源的现象。
(三)县域特色文化建设的缺失,制约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县市,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其各项生存发展空间都将受到制约。县域文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撑,能够带动地区持续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县域内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加上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文化建设的力度不够,很多地区没有形成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经济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制约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于缺乏科学的调研和论证,以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产业支撑不强,未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很多地区没有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区分发展功能定位,结果出现高度分散的产业布局,其最大弊端就是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导致环境污染加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压力。
三、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县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县域经济处于发展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选择“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经济增长模式。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应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使公众自觉参与到环境管理和建设中来。一是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绿色”农用化学物品的投放,力争对环境的污染最小化。二是要坚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对传统工业企业技术更新改造,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县域工业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各级要把人才培养做为重要战略任务,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育投入机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强基础教育,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努力造就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训练有素和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培育新的增长点。文化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地区经济的发展的文化建设密不可分。积极向上的特色县域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人的精神面貌,提升人的素质。因此,要下大力度,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促进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实现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发展,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县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要重视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避免盲目跟进。一是要调整和制订体现县域发展策略,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对县域内土地山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借鉴主体功能区的办法,进行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发展要素,科学制定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努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争取最大的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阜新市彰武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史晓燕.以人为本”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