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易妖游戏网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情感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马列主义进课堂,对大学生进行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主渠道。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点教材《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都具有鲜明的教育目标:即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千百万社会主义的人,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往往忘记或忽视了思政课中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特殊性!

何谓情感? 情感即对外界刺激持肯定或否定的特定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大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不应该是枯燥无味、干巴巴的道德说教,而应将情感教育作为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使思政课更加丰富多彩、 更富于人性化,这样才能具有更大的教育功能 。

怎样才能使思政课更富有艺术、富有情感呢?这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学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 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其宗旨就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要求,通过相应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提升新的品质。这个过程,也就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主动进行交流、沟通的双向过程。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十分鲜明突出,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从中学进入大学,情感丰富,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着极大热情,而且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成熟,加上阅历和环境的人为(多半属独生子女家庭),对客观事物并不具备穿透力和看清本质的能力,因此心理常常不够稳定,不但情感外露,而且易于冲动;稳定性和可控性较弱化。他们不仅需要多理解、多交流和多沟通,而且更需要得到老师的激励与肯定。成功的情感教育与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截然分不开的。启发式的教学、恰如其分的激励、不失时机的提问,往往能增强情感教育的催化力,能有效地学生情感,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尽快健康成长、成才与成熟。

参与大学教学后,我尤其重视思政课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特殊性。譬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时,我就围绕着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这一主题,提出大学生为什么要追求远大理想、怎样才能追求远大理想以及理想信念与当代大学生究竟有什么关系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同时,我又从德国诗人歌德《人生》的一首短诗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人” 是什么? “人生”是什么? “人生目标”又是什么?真正懂得要让人生成为属于自己主宰的生命,而千万不要让它变成被动的、短暂的、毫无意义的动物式生存。又如在讲解《思想概论》中关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这一章节时,我通过大量例证说明,作为湖南长沙师范学校的一位中专生,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党的领袖? 不仅是因为他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科学命题,而且因为他在长期实践中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认识得最早、做得最好、贡献最大!从而引导学生逐渐对同志

怀有深厚的感情。

教学实践反复说明:情感教育具有极大的连贯性、互动性、渗透性,这是情感教育具有熏陶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思政课中,因材施教,尽力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坚贞高尚的理想、爱憎分明的情操有着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大爱无痕地启发学生、挖掘学生的心灵世界、唤起学生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其向上、向善的情感轨迹不断得到引导、调整和完善。但是,这要求思政课教师本身就是思想健康、激情丰富的拥有者、本身就是美好心灵的 “太阳” 。同时,你还必须摒弃过去 “左” 的一套模式,纠正单纯的我讲你听、以上压下的传统教学方式。那些好的、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绝不是单纯地照本宣科、死搬教条的 “教书先生” ,而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魅力的 “航标灯” 与 “导航器” ,使学生从你的身上去寻找高尚情感的“路径”,去真切感受美、获得美、创造美,并使他们丰富情感、内化情感、打开内在思维的情感闸门,在真情的交融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以及审美的情韵。

总之,一切真正理解、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并懂得情感教育的教师,都会充分运用思政课这个特殊载体,倾情钻研思政教材,在情感魅力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探索其中的意蕴和境界,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主题有机融合在一起,然后尽力用自己的灵魂去碰撞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思想去交织学生的思想,最终激起灵感、激情的思想火花。只有这样,才能用真、善、美去剖析假、恶、丑,真正达到升华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最终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