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大禹是上古时代伟大的治水英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体会“才”“仅仅”“就”“却”表达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的智慧,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及治水过程中付出的辛苦,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自学、交流,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体会他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生字词。
2、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读课文第4自然段。(交流)引读:结果——第4自然段, 大禹的牺牲和奉献,终于换来了百姓的幸福!怎么样的景象才算是欣欣向荣呢?你看见了吗?谁看见了,看见了什么? 师:是啊,(课件演示)这样的景象就叫作——(生)欣欣向荣!这景象和谁分不开呢?(禹)那禹为什么治水?他怎样治水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伟大的治水英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禹治水,为什么要治水,这洪水究竟有多大?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
个惨不忍睹的场景,( 第一自然段) 从文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
2、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3、看到这滔滔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百姓无家可归,你心情怎样?你能读出来吗?
4、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又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
5、好大的洪水,不幸的人们!来,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个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禹出现了!
2、大家想一想:大禹投入到治水当中,除了来自自然灾害方面的原因,还来自哪方面?
3、指名说。 齐读第二自然段。(还来自他的父亲:治水不利,临终嘱托。)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是啊!看到洪水带来的危害,想到父亲临终叮嘱,大禹坚定了治洪信念,他是怎样治水的呢?
2、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 3、学生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五、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1)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带领人们开凿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垒起堤坝,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
(2)师:请同学们再轻声读读这句话,想想禹带领人们做了哪些事?
(3)父亲鲧采用了什么方法?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小朋友帮忙:是鲧办法好,还是禹办法好呢?为什么?
1、出示图片,教师解说:传说中的龙门,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至此,两岸峭壁陡立,十分险要,看这幅图片,他是用什么方法的?(从中间凿开)
总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劳,所以龙门又称禹门。
2、考考你们:当河水涨起来的时候,这边也有一条河,你会想什么办法呢?(可挖通河流,使河流畅通,这条大河满了,再挖通别的河,这样一直挖,直到引洪水全部流入大海.)
出示图片:这里是禹带领人们挖通的一条河道,河水沿着新开河道,平静地流向大海
总结:所以聪明的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他治理洪水采用的是疏导的办法。 (4)那你愿意用你的朗读来赞美一下大禹的智慧吗?(指名读,齐读) 2、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大禹生活在远古时代,当时劳动和交通工具都相当落后,你觉得禹当时治理洪水容易吗? 生:不容易。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大山要一斧一斧地凿,河道要一锄一锄地挖,
师: 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是联系课文内容讲,有些展开了自己想象来说的。这都是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
(1)引导学生找重点句:“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抓重点词“常常”、“草丘山冈”、“长年”、“脚跟都烂了”引导) 常常睡在草丘山冈有可能会怎样? 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说明他连觉都睡不好,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
﹙2﹚指名感情朗读,男女生赛读。
3、师:在治水的过程中,真是历尽千辛万苦,有一件更加令人感人的故事 比较句子
﹙1﹚找出:“为了治水,……,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指名读。老师读(括号里的词不读)。
(2)大家说说有什么不同?喜欢哪句?为什么?指导读:一起读读这段话,这几个词注意强调一下,好吗?
4、在治水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大禹回过家吗?(没有)他有机会回家吗?
他曾三次路过家门,他原本可以回去看看的,但他……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也可能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甚至十年没有见到爸爸,你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
(师讲述故事,课件演示故事相关图片,配乐渲染气氛。)是呀!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妻子正生了他们的儿子,禹在门口听见婴儿哇哇的哭声,他多么想进去看看自己的小宝贝啊!可是,治水的工程非常紧张。禹想了想,还是狠狠心,走了……
过了几年,当禹第二次路过家门时候,孩子已经会叫爸爸了。这一天,妻子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家门口。孩子挥着小手叫:“爸爸,爸爸。”禹眼眶红了,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对妻子说:“好好照顾好孩子,告诉他,等洪水治理好后,我一定回来!”说完,又走了……
这一走又是几年过去了。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长大了。儿子想爸爸啊,看到禹回来了,高兴极了!他扑过去,紧紧抓住爸爸的手……
4、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他不想回去吗?为了什么?
(不是,他不顾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
5、指导朗读。总结:禹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
六、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这就是禹(出示禹画像),这就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面对他,你想说什么?小朋友,谁会把这句话说完整?
因为你 ,所以我们敬仰和爱戴你。
2、过渡:因为他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所以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为了治水,为了百姓的幸福,他舍弃了自己的幸福,他的牺牲和奉献终于换来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师:同学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很多像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看,新时代的英雄们,他们是为了谁呢?(出示歌曲与录像《为了谁》)
七、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说给你的父母 听听。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改堵为疏
历尽千辛万苦 三过家门而不入
舍小家、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