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 (《惠崇 <春江晚景> 》) (2)__________,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 (3)蒹葭采采,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诗经 》)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故乡》)
2.填空
(1) 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2)斯是陋室,。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中通外直„„ (4)晴川历历汉阳树,。
(5)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6)少壮不努力,。
(7)__________,百战不殆 (8)其人视端容寂,。 (9)《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诗人。 (10)《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哲学家。 (1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_______,唐代诗人。
3.古诗文名句默写。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3)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4)足蒸暑土气,。 (5)今夜偏知春气暖,。
(6)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7)默写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 __________, 。 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
1.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8分】 盲人与_________
①浅灰色的防盗门虚掩着,他轻轻拉开后,露出一道菜花色的老式镶板门。他带上门,蹲下,抄起一只拖鞋扔了出去。砸出的响声不大,像猫逮老鼠时跳跃触地般发出的。室内没有一丁点反应。他胆子壮了起来,便站直身子朝里走。
②“二娃子,你来啦?”声音不大,很平静。他疑心是自己心里发出来的,所以没有停下,继续往屋里走。
③“你今天是先拖地还是先抹窗子?”这次他听得清清楚楚,声音是一个中年男子从客厅转角处的沙发上发出的。窗帘拉着,光线很暗,刚进屋很难发现沙发上还坐着人。 ④“糟糕,今天失手了!”他不由得暗暗在心里叫了一声苦,紧紧盯着那人,往门口退去,试图根据情况夺路而逃。
⑤坐在沙发上的男人一动不动地指挥道:“你去把厨房的水瓶提过来,先泡两杯茶,今天我请你尝尝二级峨嵋毛峰。”
⑥他不敢回应。
⑦沙发上坐着的人又喋喋不休地自言自语道:“哎哟,我咋忘了你不能说话呢,不过,姐姐把你带来的时候就说你心明眼亮,耳朵特好使,可以耐心地听我这个看不见的人说话,你不知道,我等你好长时间了,你来了,我说着话心里就亮堂了许多。” ⑧沙发上是个盲人,他放松了,停止了逃走的打算。 ⑨“水瓶提过来没有?先喝一口茶,再慢慢做卫生,要不,都不做,反正等几天你又要来做,我就想和你喝喝茶说说话,你不知道,这茶是用我自己第一次挣的钱买的。”
⑩他换上拖鞋,不由自主地去厨房提来水瓶,伸出食指在瓶口试了试温度,泡上一杯茶。他开始同情起这个盲人来。
?“说真心话,二娃子,我有点佩服你,你说不了话,自己出来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不算,还要供养残疾的父母。”
?他很想告诉沙发上的盲人,他不是二娃子,也不是残疾人,他好手好脚,但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他不敢吭声。今天他是一位不能说话的人。他要把这场戏演到底。 ?沙发上的人说:“喝茶喝茶。”他呷了一口,有些苦涩。 ?沙发上的人又说:“我去盲人按摩所上班,一是受到你的启发,你都那么能干,我好脚好手的咋不能自食其力呢?二是想帮衬姐姐一把。姐姐太苦了,先前每个月挣的钱就花在我这个无用的男人身上。这个世界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姐姐,她是女中豪杰,比男人还能干。” ?他情不自禁地去厕所拿来拖把,开始打扫客厅。
?“二娃子,你嫌我啰嗦就使劲跺一下脚,我听到后就不说话了。来,喝茶喝茶。” ?他把客厅拖完,又去喝了一口。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 ?“这茶味道说不出的好。”坐在沙发上的人卖个关子动情地说,“简直有点像说书人说的,妙处难与君说。二娃子,你早就品尝过这种美滋滋的味道是不是?可对我来说却是第一次啊,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是世上最美的享受!” ?盲人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着他。 (20)“你自己再倒点水喝。”沙发上的人边说话边站起来,端着杯子熟练地往里屋走去。 (21)下午三点,打扫完卫生,他从包里掏出仅有的三张十块、四张五块的钱放在茶几上。正要出门,门吱扭一声开了,一个和他年龄相当的敦实青年背着个帆布工作包走了进来。那人啊啊啊地对他比划了几下,他点点头侧身让了一下出了门。 (22)楼梯上洒满斑斑点点的阳光。
【小题1】阅读全文,在题目横线处补全文中“他”的身份。(1分) 答:盲人与
【小题2】盲人误认为“他”是二娃子,为什么会“喋喋不休”和他说话?请结合全文情节简要概括。(4分) 答:
【小题3】阅读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说说“他”为什么两次喝茶却感觉茶味不同。(4分) 答:
【小题4】从细节来分析人物,是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结合第1、10、21段的相关细节,分析“他”是个怎样的人。(3分) 答:
【小题5】联系全文,说说最后一段的作用。(6分) 答:
1.阅读下面文言文。(8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小题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又数刀毙之久之【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⑪两狼之并驱如故。(2分) ⑫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分)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刚开始心存幻想,对狼迁就退让。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的暴怒。D.结尾议论讽喻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管怎样狡诈,终究是要失败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2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④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⑤!”闻者为之缩颈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饯:饯行,送别。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尝求故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___________ (3)士大夫莫敢往别莫:________ (4)若得为范公党人若:__________
【小题2】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B.然则何时而乐耶C.闻者为之缩颈D.范文正公贬饶州【小题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王质扶病饯于国门 【小题4】甲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品质?(2分)
【小题5】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2分)
1.(一)阅读孟浩然诗歌《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回答问题。 (6分)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唐·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②,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③,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④。
注释:①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故交。②暝:黄昏。 ③建德: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④海西头:指扬州。《泛龙舟歌》:“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 (1)唐代诗人李白曾在送别友人时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首诗中有与之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1分)
(2)诗歌三四两句景物描写有何妙处?请作赏析。(3分)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1.(1)我们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中有父母的叮咛,有师长的教导,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
请以“我的行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今年9月17日上午,夫人彭丽媛和斯里兰卡总统夫人施兰蒂共同出席了“爱的回馈——中斯友好光明行”活动。近年来,斯里兰卡向中国捐赠千余枚眼角膜,使众多中国眼疾病人重获光明。中国医疗小组通过这次“中斯友好光明行”活动,计划为斯里兰卡10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回馈。不懂得感恩、回馈的人,纵然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自身的温暖,同样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
以上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