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花
一、名称的来源
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 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因为红色的风仙花瓣捣烂后加少许明矾,可以染指甲,鲜红可爱,数月不褪。此法曾流传成风,所以“指甲花”成了凤仙花的代称。
凤仙叶类而长,有锯齿,很象桃叶,因此有“夹竹桃”之称,当然这末免与真的夹竹桃相混了。
凤仙花果实为葫果,状似小桃,故又有人关其名日“小桃红”。
“好女儿花”也是凤仙的一个别名。原来南宋光宗的皇后讳凤,官中妃嫔和侍从等为了避讳,便胡诌出这个好笑的花名。
凤仙花还有个滑稽的英文名字叫“莫碰我”,因为它的种籽成熟时,只要轻轻地碰一下,它那充满种籽粒的小口袋,就会散射出“子弹”,很是有趣。根据这个特性,中医又叫它“急性子”。
此外,凤仙花还有海纳、羽客、早珍珠,透骨草等别名,各有所本。 二、形状
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或数朵簇生叶腋,萼片3枚,侧面两枚较小,后面一枚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有两对合生,似3片,或重瓣,有白、粉、红、紫或杂色,有时花瓣有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尖卵形,种子圆形,黄褐色,成熟时易自行爆裂。
三、生长条件
原产印度、我国南部、马来西亚。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喜暖畏寒,要求阳光充足,适宜深厚潮润、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为一年生草本花卉。是民间广泛栽培的草花之一。
凤仙花生长条件:理想的营养生长温度是白天22℃~25℃ 夜间20℃~21℃;5周后对于高大植株白天24℃~26℃夜间18℃,对于紧凑植株白天20℃~21℃夜间18℃;18℃的夜温是花的分化和发育的理想温度,特别是在低光照下;白天温度超过28℃~29℃,应当遮阴,否则会减小花的大小。温度低于15℃或高于32℃将影响正常生长。需光照充足,但在夏季需遮挡强光照。
四、品种
清代《凤仙谱》中记载我国的凤仙花达两百多个品种。
苍耳
一、名称
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英文名:Siberia Cocklebur, 科名:菊科 Compositae。
别名:野茄子、刺儿棵、疔疮草、粘粘葵。 二、形状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90cm。茎粗糙,有短毛。叶互生,三角状卵形,长6~10cm,宽5~10cm,先端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缺刻或3~5浅裂,有不规则粗锯齿,两面有粗毛;叶柄长3~11cm。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雄花序在上,球形,花冠筒状,5齿裂;雌花序在下,卵圆形,外面有钩刺和短毛。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三、生长条件
产各地,生于山坡、草地、路旁。我国各地广布。
蒲公英
一、名称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蒲公英英文名:Dandelion,蒲公英拼音名:Pu gong ying,蒲公英拉丁名:Herba Taraxaci,
蒲公英科别:菊科 Compositae
蒲公英别名:蒲公草,又称尿床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二、形状
多年生草本,高10~25cm,含白色乳汁。根深长,单一或分枝,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成莲座状,狭倒披针形,大头羽裂或羽裂,裂片三角形,全缘或有数齿,先端稍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无毛蔌有蛛丝状细软毛。花茎比叶短或等长,结果时伸长,上部密被白色珠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总苞片草质,绿色,部分淡红色或紫红色,先端有或无小角,有白色珠丝状毛;舌状花鲜黄色,先端平截,5齿裂,两性。瘦果倒披针形,土黄色或黄棕色,有纵棱及横瘤,中产以上的横瘤有刺状突起,先端有喙,顶生白色冠毛。花期早春及晚秋。
三、生长条件
生于路旁、田野、山坡。产于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