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县安全生产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祝期祥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各级的首要责任。贫困山区县由于经济不发达,安全生产工作欠账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工作压力相当大。本文以永顺县为例,现就贫困山区县如何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谈点看法。
一、全县安全生产的现状
永顺县国土面积381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327个村(居)委会,是典型的“老、少、边、山”贫困县。全县共有各类车船7525台(艘),其中农用车2365台,机动船63艘;非煤矿山91个,其中地下开采的5个,露天开采的86个;烟花爆竹生产企业38家,零售网点181个;液化气站3家、14个液化气充装点,加油站21家、33个加油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11处;目前在建的工程项目达150个以上。安全生产工作线长面广,任务相当繁重。
近年来,全县上下把安全生产作为打造“平安永顺”、“和谐永顺”的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落实各项监管措施,推进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但由于受经济、历史等诸多因素制约,工作还存在以下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少数领导对安全生产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工作缺乏经常性和自觉性,存在侥幸心理,部分县直单位和乡镇“安全第一”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落实工作的措施不得力,满足于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特别是在排除安全隐患或在处理安全事故时缺乏协调配合,相互推诿避让,谁都怕承担责任。二是安全生产基础脆弱。贫困山区县突出表现在道路交通安全基础
设施薄弱。永顺县共有村组公路2463公里,绝大部分公路路况差,弯多坡陡路窄,基本上没有安装防撞护栏等安全设施,全县共有客运车辆260余台、农用车辆2300余台,相当一部分车是二手车,车况差,安全保险系数低。农村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必致车毁人亡。三是安全隐患整治仍不彻底。如在打击农用车非法载客、矿山开发秩序整治等方面,虽然下了大气力进行专项治理,但受利益驱使,部分业主不惜任何代价逃避打击,非法行为反弹严重,甚至呈愈演愈烈之势。四是安全监管不到位。县安监局成立时间不长,部分单位和广大群众对其职能不甚了,对安全隐患整改要求不以为然,甚至是一拖再拖,乡镇安监站由于部门委托执法授权不到位,工作中存在责任无限大、权力却很小的现象,从而导致安全监管责任难落到实处。五是群众安全意识薄弱。贫困山区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由于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在就业人员与就业岗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被动从事危险作业的较多,在劳动过程中遇到一些伤害,不会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特点,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强化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今后一段时期,要围绕“强化一个理念,抓好两个建设,突出三个重点,健全四个体系”的思路,坚持标本兼治,积极开展工作。
强化一个理念
把统一思想认识问题作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前提来抓。要通过反复宣传教育等手段,使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就是抓发展、
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将安全生产摆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努力实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确保一方平安”的目标。
抓好两个建设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抓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队伍建设。在当前机构、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汇报协调,配齐配足县安监局、乡镇安监站的人员,努力推行竞争上岗等竞争激励机制,优化岗位和人员结构。采取定期办班、在重点乡镇和企业开展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各级安监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加强执法人员的监督管理,对搞人情执法、以权代法、放纵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强化经费保障,对安全生产要“优先投入”和重点倾斜,并向企业提取一定安全费用,建立安全生产基金,在保证各类安全事故处理的同时,用于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和装备更新。
二是抓好制度建设,规范日常监管。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努力规范日常监管行为。县里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特点和规律,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安全准入、安全检查、隐患排查、限期整改、重点问题挂牌督办等方面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办法,建立并严格落实企业安全费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制度。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实际,制定事故隐患处理、危险源控制、重特大事故防范等管理规定和措施,保证本部门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企业要强化安全生产主体地位的责任,建立每个岗位、各道工序的安全操作规范,加强日常监管,千万百计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突出源头治理的重点,狠抓重大危险源监管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加强危险源监管、整改治理事故隐患是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在源头治理方面,要建立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严格市场准入,特别是对建筑施工、化工、烟花爆竹、民爆器材等高危企业必须从严把关,杜绝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要加强安全生产评价和“三同时”的审查、验收。在重大危险源监管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方面,层层建立目标管理制度,督促基层做好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普查、登记、建档工作,并按规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方案及监控措施,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检测监控和防范体系。
二是突出专项整治的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结合永顺县实际,要把交通运输、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消防等行业和领域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专项整治,竭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交通运输整治方面,认真落实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的要求,抓好大中型客运车辆以及农用车辆的安全检查,从严查处超员、超载和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坚决打击农用车辆载客的违法行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的监管,重点整治渡口、码头秩序,坚决取缔“三无船只”从事客运。非煤矿山整治方面,加强永茂、青坪、万民等重点矿区的专项治理,对安全生产检查验收不达标和非法开采、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坚决依法停业或关闭。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方面,加强生产、经营、运输、燃放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严禁超能力、超定员、超药量违规生产,严禁超量储存和运输;对不具备发证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予以关闭。建筑消防方面,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建设、安全、质监等部门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治理,要加强商场、市场、学校、医院、网吧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努力减少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此外,要认真抓好学校、食品药品、地灾隐患点等方面的专项整治,努力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突出监管工作的重点,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把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采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强制引导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获利。在永茂矿业、永兴矿业、三家田鞭炮厂、液化气公司等涉安重点企业,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法》教育,逐步引导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鼓励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支持产品设计、工艺、技术装备的创新,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要学习发达地区向中小企业派驻注册安全员的经验,搞好试点,分类实施,着力解决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无人管、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
健全四个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抓手。要继续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责任状,逐级分解任务。严格责任制的检查和考核,定期通报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完成情况,严格兑现考核奖惩,敢于启用“一票否决”制度,努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
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管体系。加强专业监管,强化县安监局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使其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树立工作威信;理顺乡镇与乡镇安监站的,搞好交通、建筑、农机等方面安全管理委托执法授权,全面取消担负的事务性工作任务,使其工作专下来;积极探索安全生产“村为主”制度,按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管理模式,在村(居)委会设立兼职安全生产监管员,同时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管理机构和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努力构建“县—乡镇—村—企业”四级安全监管网络。强化社会监管,积极协调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依法监督企业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大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并采取有奖举报、典型案例媒体曝光等形式,加大社会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
三是建立健全应急求援体系。按要求完善以企业为基础,分行业、分地区的应急救援
预案,整合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尽快建立以消防、安监、卫生等部门和相关企业为主要力量的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同时逐步建立永茂、青坪、万坪等矿区救援队伍,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墙报等载体,举办“安全生产月”、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等各类宣传活动,加大《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宣传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作者系湖南永顺县委常委、县常务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