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辨 析 题

辨 析 题

来源:易妖游戏网


一、辨析题——认识辨析题

1.辨析题的含义:就是把课程内容或与其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中容易产生误解、分歧、逻辑推理错误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呈现出来,让学生对其进行辨别、判断和分析的题型。

2.辨析题的考查重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特别是以正确价值观为基础的观点判断、辨别能力,以及逻辑推断、推论能力。

3.辨析题的基本答题思路:题上观点有可能是对的,也有可能是错的,也有可能是不全面的,还有可能是逻辑推理上有误的。答题时不仅要明晰正误,更重要的是要做出分析,即对观点正确的原因、错误的原因或不完整的原因进行阐述,如果是逻辑推理有误的观点,还需要就推理进行矫正,并给予必要的分析。

二、解答辨析题的基本要求

重在分析对或错的理由。既包括对观点的判断分析,也包括对关系的判断分析。

要得出核心结论(总论点)。辨析的目的是在明细观点和关系的基础上,得出观点正确、推理严谨的结论。

要有聚焦点。辩题的四句话不是纯粹地发散式思辨,而是聚焦于和本题相关的内容或逻辑进行辨析。

答案要系统全面。与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题相比,辨析题的独特要求在于:答案必须准确、完整、系统、全面。

三、对话式辨析题的解法

辨析题 是中考思想品德常见的一种题型,命题者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观点混淆在一起,要求考生进行辨别、分析。

(2015年河南省中考试题)前不久,郑州市某校八年级一班班主任组织学生徒步到距校20公里外的绿博园进行参观考察。对于此项活动,绝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但也有少数学生和部分家长持有异议。

例1:学成报国任务重,校外活动有何用?

求知有赖多路径,学用结合重践行。

答好对话式辨析题,首先要同学们弄清楚这一类辨析题的解题思路:

读材料——找辩点——做分析——下结论。

一、找准辩点,逐句化为简答题——不漏点失分

好的辨析题都有一个针锋相对的矛盾点,即辩点。做好对话式辨析题,不能急于下笔,而要综合审题,找准辩点。本题的辩点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找准了辩点,就能高屋建瓴,全盘审视试题并逐句转化为简单题。本题可转化为四个简单题:阐述中学生应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阐述参加校外活动的意义或者不参加校外活动的危害,阐述获取知识的途径(课堂学习或校外实践等),总结学习与实践的关系。

二、重点分析,迁移、整合知识——不照抄照搬

解答辨析题的关键是分析,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总结所列举的简单题。分析这些问题时,考生要注意:迁移、整合知识,尽量使用学科术语,避免空话、白话;不照搬照抄;条理清晰。如本题中关于参加校外活动的意义,就涉及高雅情趣、亲社会行为、磨砺意志、与人交往、亲近自然等多个知识点,教材上并没有可以照搬的答案,需要考生发散思维。迁移、整合知识。

三、总结归纳,把握要点间的关系——轻松拿高分

辨析题围绕着辩点展开,答案要点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明辩点、析事理的基础上,我们一般

还应进一步总结归纳,指出正确做法或提出解决措施等,以照应题目、升华主题。本题所涉及的四个辩点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它们依次是转折、递进、总结的关系,而第四个辩点的答案就是本题的总结——中学生应学用结合、知行合一。

(1)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历史重任,为此,应认真学习、立志成才。或者振兴中华、实现,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对中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或中学生要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勇于担当。

(2)校外活动能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磨砺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生应积极参加。或者参加校外活动有利于开阔视野,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或者参加校外活动有利于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情谊,锻炼交往能力,增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意识和能力。或者中学生忽视校外活动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学习既包括课堂学习,也包括课外实践,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获得真知、全面发展。或者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既需要积累文化知识,也需要增强生活历练,提升实践能力。或者求知路径不是单一的,既包括“读万卷书”,也包括“行万里路”。或者注重课堂学习,忽视课外实践,不利于获取真知,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

(4)中学生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承担历史使命打好基础。或中学生只有做到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或者中学生要健康成长,就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例2::高声叫卖理当然,他人感受无需管。

噪音吵民成污染,法规记心间。

解析:(1)商贩高声叫卖是理所当然的吗?为什么?

(2)他人的感受不需要理会?对吗?为什么?

(3)噪音所造成的声污染,是扰民行为?对吗?为什么?

(4)我们应该把道德与法规记在心间,严格遵守,对吗?为什么?

(5)因为商贩可以高声叫卖,所以不需要理会他人感受。对吗?为什么?

(6)因为噪音是一种扰民行为,所以我们应该遵守道德与法律,不扰民,对吗?为什么?

(7)总之,商贩可以高声叫卖呢,还是必须在遵守道德法律的前提下叫卖?

(1)叫卖是商贩招揽生意的一种方式,也是商贩的权利,但叫卖要以不干扰别人、不侵犯他利为前提。(2分)

(2)商贩叫卖时应考虑他人感受,这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表现,不仅体现了自身的文明素养,也体现了对他利的尊重。(或:商贩叫卖时不考虑他人感受,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这不仅违反了社会公德,而且侵犯了他人合法权利。或:商贩叫卖时必须考虑他人感受,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否则就是违法的,同时也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4分)

(3)叫卖声如果超过规定范围就成了噪音污染,这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影响人们工作学习,妨碍他人休息,容易引发社会问题。(2分)

(4)无论是商贩还是其他公民,都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共同促进社会和谐。(2分)

评分建议:第(1)层答出叫卖是商贩的权利,但行使权力要受到一定即可给2分。第(2)层答出商贩叫卖时应考虑他人感受的原因即可给4分,其中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各占2分。第(3)层答出叫卖叫

卖超过规定范围是噪音污染及其危害即可给2分。第(4)层答出每个人都要自觉遵守公德,自觉遵守法律,即可给2分。

辨析题1:网络言论自由,想说什么都行

言论可以自由,谣言不能自由

辨析题2:权利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

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出去,不关我的事

辨析题3: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可以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

背景材料:2105年12月13日,广西恭城县莲花镇的两名男子因偷狗被村民暴打,致1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

辨析题4:偷人东西,小偷该打

尊重,打人违法

辨析题5:给同学起绰号,是亲切的表现,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

给同学起绰号,是侵权行为,不利于增进同学友谊

辨析题6:姓名肖像不可侵,依理当然

商品广告是机遇,借机出名是好事

辨析题7:隐私就是丑事、不光彩的事

个人私生活和个人信息都是隐私

辨析题8:现代资讯真畅通,信息公开促共赢

个人信息是隐私,确保安宁莫沟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