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综述
1.鸦片战争使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总之,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中国人民的斗争也逐渐开始了反对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具有的彻底性。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们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有反侵略、反封建的要求,有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有妥协性的一面,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精神。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走向胜利。
第一章
1、西方列强来到中国,希望中国也成为的资本主义国家( × ) 答:错。(3分)西方列强来到中国,是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真正走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5分)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错)
答。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社会。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即中国特殊的国情,有重要的意义 3、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答。(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两大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但发展是不平衡的。 4.参:错误/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列强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妥协,并不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它们在瓜分非洲和东南亚时,都是如此。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参:错误
经济技术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因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不仅仅因为武器装备的落后,更由于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即社会制度。
第二章
1、《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
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正因为如此,《天朝田亩制度》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从未实行过,也不可能实行。
2、太平天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因此,太平天国具有了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3、4、洋务运动对于清
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希望通过学习西方,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一次尝试或努力。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它创办了第一批近代军事企业和民营企业,兴办了近代的学堂,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传播了西方的科学文化,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洋务运动的教训。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企图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器物技能以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5、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改革君主制度。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第三章
1、“驱除鞑虏”不是把所有的满族人赶尽杀绝。 民族主义内容包括“驱除鞑虏”。以手段推翻清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辛亥的失败与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有关系
他们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正因为中国民主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第四章
1、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1915-1919年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权、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空前的。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批判孔学并不是否定中国全部文化传统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第一,他们指出,孔学并不等于全部国学。“非孔学之小,实国学范围之大也”。 第二,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第三,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他们批判孔学,是为了指明它在根本上已经不适于现代生活,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从而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思考,以求得“真实合理的信仰”。
3.十月是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答。(1)十月给中国人民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之路。
(2)十月诞生的社会主义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中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所遵循的主义。 4、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民主的序幕
虽然中国党当时尚未诞生,但是已经有了一批赞成的先进知识分子,一些人更直接充当了运动的组织者或指导者。运动期间,中国产业工人队伍已有了发展和壮大,且在运动后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运动的内容和方向也在朝着反帝反封建的目标发展。这都表明旧民主主义正向新民主主义过渡。
5.中国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中国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原因是: (1)中国党是中国工人运动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这是中国以往所不曾有的。
(2)中国党诞生后,中国的面貌为之一新。
第一,中国党成立后,中国有了科学的、明确的纲领和方向。
第二,中国党成立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和工人运动的水平空前提高,成效也十分明显。
第三,中国党成立后,中国农动得到迅猛的发展。 (3)中国党提出了新的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6、陈独秀亲自参加了一大并被选为领导机构(错)
陈独秀和李大钊因公务在身未出席会议,而在代表们心目中他们仍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第五章
1、大失败后的统治与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无本质的区别
国内反动的统治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内因。北洋军阀势力[也包括一些地方军阀势力]的产生是中外反动势力结合的产物,它们是中国社会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政治代表,这就决定了其内外的根本出发点。北洋军阀统治结合后,帝国主义又选中了蒋介石为其代理人,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发展了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极端的法西斯统治。在蒋介石统治时期,无论采取什么,其反人民的本性一直未变。
2、大失败后一度依附蒋介石的民族资产阶级成为了中国的统治阶级之一(不知道) 4、在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错)
第六章
4、“三三制”
“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抗日民主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