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PSR模型下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

基于PSR模型下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

来源:易妖游戏网
FINANCE ECONOMY 金融经j齐 基于PSR模型下南昌市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 黄昊舟 吴开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摘要:以南昌市为例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构建基于 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 市每平方千米上将有一万人左右的人在活动。在如此大的人 口压力下,南昌市城区的土地变得高度紧张。总的来说南昌 市的城市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城市交通用地、绿化用地 偏紧,城市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等“城市病”比较严重,城市 “热岛效应”明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南昌市 2010年7.8月份的评价气温分别达到30.4度和3O.7度,南 昌已经位列全国最热城市之一),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城市居 民的生活质量。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外资企业 极差标准化方法及综合指数法。计算出近十年南昌市市辖区 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出在这期间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 平及各子系统协调度关系。结果表明:①状态指标对于管理 决策的响应大致有一年的滞后效应; ̄vsR系统的协调度与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度正相关;⑧南昌市第三产业土地利用 效率低于第二产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用多元线性回归 的方法得出影响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是城 不断迁入,近十年第三产业平均增长12.8%,第二产业平均 增长更是超过l8%:并且由于2011年“七城会”的举办,使南 昌成为全国的焦点,全市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一批重大城建 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所有的城市建设都离不开土地, 市化进程.并且得出南昌市第三产业土地利用效率低于第二 产业。经济结构有待调整。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部分政 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PSR;熵权;驱动力;南昌市 在可利用土地有限的大前提下,城市建设的竞赛,也就是每 寸土地利用效率的竞赛,谁在土地的使用上找到更加有效率 的方式,谁就赢得这场比赛。所以说“珍惜每一分土地”,实现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由低效益粗放式 向高效集约化转变已刻不容缓。 一城市土地是城市建设的空间载体,为城市经济再生产、 人口再生产及环境再生产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空间,是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土地无偿无限 期和无流动性使用,忽略了对土地价值规律,土地的利 用效率随着经济增长在不断降低.所以研究引导城市土地集 约化利用的相关理论,对促进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 强的现实意义。 作为地处中部地区的鱼米之乡.土地的肥沃与水资源的 、PSR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 “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框架最早是经济合作组织(OECD) 为了评价世界环境状况提出的评价模式,其基本思路是人类 活动给自然资源和环境施加压力,结果改变了环境与自然资 源的质量:社会通过环境、土地、经济等、或管理措施对 这些变化发生响应,减缓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它揭示 出资源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提出城市土地利用 中的一个循环关系.压力Press一状态State.响应Re ̄onse 相对丰富使江西成为农业大省。但是城市化的进程一直落后 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南昌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其土地利用 效率问题更加得到重视,按城区人口比城区面积计算,南昌 发挥每一份国民收入对消费的正向关联作用 财产类税收具有调节社会的独特功能。针对我国现 实中仍在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行业收入差距等现 象,建议吸收发达国家税收设计体系,改变我国目前以流转 国部分领域过高的收入差距,削富济贫,缩小边际消费倾向递 减规律对社会整体消费的抵减影响,充分发挥每一份国民收 入对消费的正向关联作用,推动我国最终消费率的有效回升。 参考文献: 税为主的税收.全面启动财产类税收改革。在全国范围 内适时开征房产税、遗产税等财产类税收,大幅抬高个税起 征点,使国家税收重点转向高管、演艺圈、大额财富继承者等 高收入及富裕阶层.以二次分配中的税收杠杆,有效调节我 74 『1]N鸿业,200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01年8月第2版,434—4 页。 【21《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2007,中国 统计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囵困圈 的因果关系。PSR框架从总体上反映土地资源、人口增长与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占准则层权重 指标说明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以及国家 S2城市工业用地效益(万元,k ) 04037 城市土地工业效益 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口增长、社会发展给土 状态 S3城市地均财政收人(万元,kid) 01798 城市土地回报效益 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压力之下各类建设用地的数量、结构、 指标S s4城市地均GDP(Y ̄ ̄/kn't') 0.0784 城市土地总产出效益 功能,土地的物理使用强度(如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等)、土 0.3448 S5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人) 0.0546 城市公共设施水平 地的经济使用强度(如单位工业用地效益、地均GDP等)、存 s6人均绿地面积(公顷/人) 0.1327 城市绿化环境状况 R1地均固定资产投资(TYYrJkrd) 0.3842 反映城市建设强度 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了影响fS1。压力和环境 的问题向城市土地的管理者和制订者提出了挑战,他们 反映城市基础各 响应 R2地均基础设施投A( ̄'YrJkd) 0.1229 项设施投入强度 对此所做的响应(R)(包括制订、制度建设、管理与技术改 指标R R3城市地均房地产投资 反映城市房地产 进、经济结构调整等)、响应的可行性、力度以及科学性都影 04991 0.1268 (万元, ) 开发强度 响了今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压力一状态一响应模型 R4城市地均环保投入 反映城市环境保 O.3662 fPSR) ̄过作用一反馈一再作用的循环过程逐步达到城市土 (万元Ikrd 护力度 地集约利用的同标(见图11。 注:由于江西统计年鉴中没有环保投入这一项指标,为 了需要,将地均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额来反映这项指标。 P压力 人口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 经济 城市化 《江西统计年鉴》、《南昌市统计年鉴》、《南昌市2003年国民 生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经济信息网。 (三)压力、状态、响应指数以及集约度模型 基于PSR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是对城市土地 集约使用状况中的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相互作用关 嫠 竺里 璧 —翌魏 竺啼 最茹蔷 /. 系的评价,任何一子系统的的偏离都会对耕地保护执行 环境破换程度 响应决壤 蕃 箍 力产生影响、基于商权法和协调度的理解。本文采用的数据 ~0一 形式为时间序列,选取南昌市市辖区2001年到2010年各项 指标,通过上述方法得到标准化矩阵和各指标权重后,利用 公式巨 一 . i=1 w, 计算出各项准则层的得分(式中巨表示 时期的压力、状态或响应指数。w,表示指标 在其所在准则层 , 、一的权重,^l『为标准化矩阵中第 项指标在f时期的值)。另外 三 土地利用集约度公式为 ∑(∑w, )R(其中 为个准则层 k=lj=1  ,权重,缶 为压力,状态,响应指数)。 三、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及分析 (一)压力、状态、响应指数分析 根据上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得出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各分类指标的指数值和南昌 系、及指标权重 市土地集约综合评价指数(集约度)(表2)。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占准则层权重 指标说明 表2 2001—2010年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及 反映人口社会结 协调度 P1城市人口密度(人,krr/ 0O184 构合理性 20o1 20o2 2003 2O04 2伽6 2OO6 20o7 20o8 2009 2010 P2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 反映人口变动对城 0.03o0 系数 市土地利用的压力 压力指 城 0150 0.1B8 O_309 O.265 O392 0.457 0 573 0 669 0.563 0.672 压力指标P 反映经济发展水 数 市 P3人均GDP(万元从) n5683 状态指 O.1561 0.047 0089 0.132 O241 0.404 0364 0.495 0.628 0.641 1.000 土 数 地 P4人均建设用地(tr/IA) 01223 反映城市化进程给予 响应指 集 的压力(负向指标) O.0o5 0172 0209 0559 0460 0.441 O590 O.514 0 835 0.794 数 P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环境对城市土地 n26l0 集约度 0.042 0.146 0.198 0.4O4 0430 0.417 0.554 0.578 0.726 0.846 (%) 的压力 状态指标S S1地均二三产业增加值 城市土地二三产 矫正协 01508 O742 0.960 0.948 0.926 0.997 0.995 0 997 0.994 0 986 0.987 0.3448 (万元/kr,t) 业效率变化 调度 75 FINANCE ECONOMY 金融经济 见决策者在应对压力的同时,通过考察压力子系统中的指标 藏蓦f嬷璐 末 来决定的力度.所以才形成这种两条局部交错、总体上 0 Ⅵ ¨ 升的折线。 (3)效应具有滞后性。 —卜状态 响应 响应指数和状态指数变化具有滞后性,叭~03年响应指 数的增长带动着状态指数也持续增长.但是04年响应指数 的下降导致了状态指数在05年随之下降;07年的响应指数 的下降也伴随着08年状态指数的停滞期;随后一年的响应 指数的拉升又导致状态指数在O9年的大幅上涨,涨幅基本 2001 2OO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gb"t 图2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各分类指标动态变化图 上一致。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文均为经济指 标)的效应大体上呈现出一个滞后现象,滞后期为一年。 (二)集约度、协调度分析 从各类指标系统的评价结果看,压力,状态,相应三个指 标基本呈一致趋势。 1.其中压力指标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小幅下降,其 1.综合评价指数 从综合评价结果看,从2001年至2010年,即十五至十 一余年份均持续增长。从原始数据上看,导致这两次城市用力 压力下降的首要因素是绿化覆盖率的大幅削减.如2004年 绿化覆盖率从2003年的58-3%降低到了37.8%.而2009年 更是从79.3%减少到42.27%.可见市采用的是以牺牲绿 化面积的代价来缓解市区的用地紧张压力,显然这种做法是 不可持续的 2.状态指数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1年 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南昌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 图3): 价指数(集约度)呈现递增趋势,其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见 第一增长阶段(2001.2004年)集约度从0.042增长到 0.404,累积增长861.9%,平均每年增长215.5%。这个阶段的 特点是,基数小,增长快,土地集约利用提升空间大。 第二阶段为停滞阶段(2004.2006年)集约度从0.404变 化到2006年的0.417,此阶段累积增长3.2%,土地的集约利 用度增长基本上为停滞状态。此阶段的特点是增长停滞,由 于2001.2004年的高速增长.土地集约利用的提升空间变得 越来越小,随着土地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 0.047高速增长到2005年的0.404在5年间增长了8倍多: 第二阶段是经过2006年的小幅回调后的又一增长阶段.从 2006年的0.364增长到2010年的1.o0的水平。导致2006 年状态指数小幅下调的原因是在2006年经济数据中,地均 二j产业增加值、地均财政收入、地均GDP、人均道路面积都 有小幅下降。其余年份都基本上呈增长趋势.表明南昌市的 用地效益还总体上保持增长,土地的集约利用效果越来越明 显。 效率越加需求技术上的改进,所以导致了这段时间的停滞增 长,在寻求到更高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之前,增长一直阻力重 重.增长达到技术上的瓶颈。 第三阶段又是一个高速增长阶段(2006.2010年)集约度 从0.417增长到0.846,增长102.9%。此阶段的特点是,技术 3.响应指数,从表(1)的指标权重表可以看出,响应指数 中城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工业污染治理项目投资对 响应的影响比较大,其权重总和达到75%.这两个指标的权 的开发和管理的改进使得土地的集约利用进一步得到提高, 突破瓶颈,但是增速明显放缓,与十一五计划相对应.此阶段 重之重表明城市建设和环保在城市的集约利用效益中产生 的作用是很大的,决策者也更加注重在这两方面的决策效 益,03、O8年两次响应指标的大幅增长就是因为地均工业污 的增长更注重的是可持续的增长.而不是以前阶段的粗放型 增长,更加注重生态的保护和环境的协调。 2.PSR系统协调分析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PSR模型揭示了一定时期内.城市 染治理的投资的加大,分别从53.23万元/平方公里增长到 268.78万元/平方公里,l16.37万元/平方公里增长到 287.69万元/平方公里。同时固定资产投资每年都保持较大 幅度增长,可见决策者对于用地压力上的响应主要通过城市 土地利用中人地相互作用的单循环关系。一个周期结束后, 根据响应做出调整的城市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以及土地资 建设和环保投资来反馈这个压力信息。通过城市建设来提高 效率,通过环境保护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从土地集约的驱 动力角度来看,南昌市的土地集约化的驱动力属于投入导向 型以及驱动力【3]n 4.三者关系: 源利用状况发生了变化,从而城市土地利用的压力也与开始 的时候不同。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变化的速率达到相 互均衡.任何一方的偏颇都会对耕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产生影 响。因此本文引入协调度函数,判断南昌市近十年PSR 个 子系统协调状况的好坏。公式为 : (1)土地利用的状况受压力和响应的共同影响。 压力和响应分别通过正反两个力对城市土地的使用状 cY=‘ y )/4 3— 丽3/ ( Y + ) Z 况产生一个合力,而这个合力的方向正是状况指标的走势。 (2)压力指标和响应指标总是呈相反变化趋势。 整个时期响应指数和压力指数都是在不停地协调中,可 76 式中 为协调度; ,y,Z分别为压力、状态、响应指数。 根据2001.2010年期间的三个分类指标计算其系统协调度, 结果见表2。 圈困圈 原因之一,但与城市化水平相比,其作用甚小。 3.从式(1)和式(2)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南昌市第三产 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对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产生的影 集约度 协调度 响是相反的。第三产业比重的系数为负,而用第二产业比重 拟合的方程其系数为正.这一点说明南昌市的土地集约效益 的驱动力还主要是靠第二产业支撑,这也正对应了表1中的 状态指标中地均工业产值占该层分类指标中的比例为 0.4037,是该指标层最大比重。由于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 业比重总和是基本上保持不变的,当第三产业增加就意味着 图3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及PSR系统协调度的相关图 从协调度看.南昌市的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在2001年 第二产业比重的降低,这说明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产生的土 地集约效益不及减少的第二产业比重的集约效益大。通过以 上分析.可以得出南昌市的第二产业土地集约效益高于第三 到2002年有大幅增长,协调度从0.742增长到0.960,之后 基本保持平稳。这说明,南昌市开始在加大对土地的投入,在 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初期,各子系统之间还没能达到 一产业的土地集约效益,南昌市在城市结构转型中还有很大的 潜力可以提高,以前靠工业拉动GDP的方法在南昌市还起 着主导作用,这也是因为南昌市地处中部,第三产业的集聚 力不如东部城市高而且比同在中部的其他省会城市武汉、长 沙、合肥等低。 四、结论和建议 个很好的协调程度,之后通过技术上的开发和管理上的改 进以及走可持续发展的这个国家的支持下协调度不断 提高。并且协调度与集约度基本上呈相同变化趋势,一般情 况下城市土地的利用高度集约化也伴随着压力、状态、响应 的同步协调化。 (一)结论 从人地关系角度人手,在PSR框架下构建南昌市土地 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01.2010年相关的指标进 行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变 化,以及找到压力,状态,响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得出南昌市 (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已有研究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导致城市土地集约利 用的主要原因,为定量化评价经济社会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程度的影响,选取了人均GDP、城市化水平(UL)、第三产业 占比(RTI)和第二产业占比(RSI)四个指标进行分析。其中第 土地集约利用分类指标中压力,状态,响应相互影响,通过信 息的传递与反馈使用地效益不断提高,集约度不断提高。在 状态、响应两者关系上,状态相对于响应有一年左右的滞后 二、第三产业占比两个指标分开列人回归方程。我们运用多 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利用eviews7.0软件建立了城市土地集 约利用综合指数和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指标的多元线性回归 方程如下: 期,并保持总体上的同步: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也和协调度成 正相关关系。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上分析,城市化 是推动南昌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因素。在经济结构上,第二 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潜力有待挖掘,城市转型 可以给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再大幅提升。在城市化进程发展的 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提高第 土地集约综合指数和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 比重的回归方程: 0.767+0.160AGDP+1.068UL一0.512RT1 (-o.996)(10.755) n.9541 f_o454) R :0.958元 :0.937 F:45.604 D.W.:1.923 【lJ 三产业的效率是南昌市当前面临的形势需求。 关于PSR模型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的适用性。 基于PSR框架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反映了社会经济系统和 土地资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 土地集约综合指数和人均GDP、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 比重的回归方程: E综=一1.235+0.159AGDP+1.086UL+0.423RS1 (-1.957)(1o.973) .(1.966 (O,358) 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动态过程具有阶段性变化 936 F:45.009 D.W.:1.855R2:0957豆 :0.(2) 的特征其目标的实现是根据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要求,对土 地利用进行适时反复与不断完善来完成的。在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的PSR模型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指标从 不同层面和角度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各子系统 及其内部各指标的综合协调是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 础.其综合评价指数则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程度。要 做到高效、规范地开发和利用城市土地,必须因应资源禀赋 条件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压力”,通过经济杠杆和相关行政手 段等“响应”措施调节用地关系.引导城市向更高的土地集约 利用“状态”转变。研究表明模型结合协调度分析,能较好地 适应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需要。 (二)建议与预测 从拟合优度检验系数可以看出,以上两个多远线性回归 拟合效果都较为良好,从拟合方程的系数可以看出: 1.从式(1)看,当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两个变量不变时。城市化水平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水平就上升1.068个百分点,可见城市化是推动城 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其原因:一是城市化使农 村人口向城市人El转移,从而使得城市土地人VI承载负担加 重.而转向城市人口的新就业人El给城市创造更多收入;二 是城市化拉升了消费的需求,城市人口的高边际消费倾向拉 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2.人均GDP的提高,也是促使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 FINANCE ECONOMY金融经济 浅析金融脱媒及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直接融资角度的实证分析 胡君谊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金融脱媒作为一种绕过金融中介而直接进行投融 一、引言 资的去中介化现象.已成为市场经济各国金融发展中必须经 历的过程.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的金融脱媒刚刚起步。本文不 仅从定性的角度讨论我国当下金融脱媒的现状.以及其对各 个经济主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而且从 定量的角度,选取几个基于直接融资的能够度量金融脱媒的 指标,运用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与误差修正 模型,探寻金融脱媒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并 “金融脱媒”的概念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指 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 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流 向收益更高的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这一现象在美国存在已 有三十多年之久,给美国的金融市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催生 出更加成熟与发达的市场结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伴随着 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直接融资工具的陆续推出,我国的 金融脱媒现象也已渐渐产生。国内学者从定性的角度对其产 生的原因、影响、对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做了较多的 研究与分析,而从定量的角度探讨我国金融脱媒与实体经济 、0p\ ) 阐述其经济意义。 关键宇:金融脱媒、直接融资、协整分析、商业银行、经济 增长 1.建议 甚至会超过响应指数:同时三个指数协调性更强,综合评价 指数会显示出更高的土地利用集约度。所以决策者应该把握 好这次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机会,使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 化,进一步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响应方面,可以相应减少 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加幅度,而适当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和再回 收产品的投入。而应对土地使用压力的增大,不应该单纯的 占用绿地,而应加大对空置土地的使用率,加强对棕色地块 的再开发投入。相信南昌在2015年地铁建成后,城市土地压 力会进一步减轻,土地的集约变得更加高效、可持续。 参考文献: 【1]ADRIAANSE A. Environmental policy performance indicators【AJ.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cators for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并不等于土地利用率越高,负荷越大 越好。在追求单位土地产出的高效性上.应该考虑生态效益 和社会效益,不要只顾当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着想.共同谋 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的永恒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不 能单靠片面增加建筑密度、人为缩小建筑间距、降低人均占 地标准等一些简单的做法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必须保持一定 的绿化覆盖率、水体覆盖率、市政设施覆盖率.以保证城市良 好生态环境。因此,要利用城市三维空间,加强城市立体式开 发,增强城市空间利用强度。要充分认识土地的稀缺性,盘活 土地存量,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向空中要地,向地下要地,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空间价值。寻找土地立体化发展模式, 将成为今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城市土 地集约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获取较 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单单为了经济效 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南昌市土地利用结构 还有很大转变空间,南昌市的第三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所 以决策者如果能把握好这种后来居上的机会。再加之南昌是 全国中部的交通要道,且与东部发达城市更加接近等一系列 有利因素,南昌超越其他中部城市指日可待。 2.南昌市土地利用未来几年的走向预测 根据关于南昌市土地集约利用的PSR模型分析。首先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C].Uitgeverij,The Hague.1993. 【2]姚成胜.基于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江西省农地集 约利用综合评价及建议【J].农业现代研究,2010,31(3): 312—316 [3】赵小凤,黄贤金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展[J].自然资源学 报,2010,25 f11):1979—1996 易军,梅昀.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 究f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 ̄:895—900 [5】杨东朗,张晓明,刘萍.基于PS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 从状态指数相对于响应指数的滞后性,2011年的状态指数 将增长平缓或者甚至小幅下降:再从压力和响应的交错关系 分析,2011年的压力指数和响应指数将更加靠近,压力指数 78 用评价[J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36(1):90—93 【6】周生路等.土地评价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