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卓越的道德境界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
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小学德育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意见》等纲领性文件为依据,以新教育实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追寻富有魅力的诗性德育为目标,坚持“以德治校、立德树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原则,不断通过对德育价值、德育主体、德育过程的深刻理解,守望德育的内涵实质,以班级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工作重点,以学校的日常教育生活为践行沃土,肩负起德育的时代责任,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与针对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
1. 常规教育呈现新面貌,让“优秀是一种习惯”的理念落地生根,促进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
2.德育管理走进新境界,诗性德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打造一支精湛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3.改造“责任文化”,缔造“完美教室”,让每一间教室成为儿童精神成长的沃土。
三、工作要点
1.理念刷新——卓越德育的源泉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坚守德育,就是坚守教育的灵魂。教育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教师要用自己心中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的心灵。“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是新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学校在育人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要让学生从内心明白“德”乃立身之本,正确规划好自己的人生,在育心与育德道的结合中开拓心灵,提高素质,健全人格,成为养成文明、能力突出、学会做人、懂得担当、敢于承受的建设者与人。
新教育德性养成的“三境界六阶段”学说:人的道德发展,会经历自然功利境界(包括逃避惩罚和渴求奖励两个阶段)、习俗规则境界(包括“我要做个好人”和“我要捍卫游戏规则”两个阶段)和道德仁爱境界(包括将心比心与推己及人两个阶段)。德性养成是新教育的基础与关键。我们要像雷夫和克拉克老师一样用心做德育。
2.文化改造——卓越德育的动力
继续以缔造完美教室为抓手,深度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要从完美教室价值系统的建构、班级课程的研发、课堂文化的打造、共同生活的营建、节日庆典与社团活动的组织、班级博客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教室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地带,成为学生健康
成长的精神家园。初具雏形的“责任文化”需要不断的改造与完善,每一个人都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要进一步提炼责任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以责任为原动力,让师生体验责任带来的成功。切实推进省级十二五科研课题《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学校责任文化建设研究》《小学生责任感培养动力机制研究》,全体教师围绕各自的研究方向,紧密联系工作实践,以行动作为科研的主要的方式,持续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各个班级要明确新起点,把握新方向,缔造“完美教室”,打造班级文化。让“完美教室”的愿景进驻每一位师生的心间,并逐步落实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每一个班级都要有明确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有自己的班训、班徽、班级标志、图腾等,有丰富的班级活动、班级节日,有温馨的班级环境、人文的班级制度、积极的班级管理等。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每个班级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适合学生需要的晨诵与午读课程,精心组织好每天的晨诵、午读活动,建有自己的班级博客或论坛专题帖,使之成为师生和家长相互编织的精神家园。
一间完美教室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具体来说:1.一间教室应该有一种既普世又带有历史与地方性的信仰;2.一间教室,应该是传统文化习俗与孩子生命天性之间的缓冲带——既是训练场又是庇护所,孩子们能够体认这些传统又能够有资格对这些传统加以审视与反思;3.一间教室,应该以民主的方式生成自己的游戏规则;4.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道德人格系统,以及相关的一些用来理解人性的理论工具,并引导我们去理解整个世界,并且以此指导我们在教室中的共同生活。新教育要求我们缔造完美教室就要关照这全部因素,既关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儒雅素养,又关心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仰与道德追求,从而更理性地缔造一间完美教室。
3.课程开发——卓越德育的土壤
新教育认为,完美教室中的课程,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现行的国家课程的新教
育式改造,即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提升对教材的阐释,增强阐释、解读、批判、创造的能力;二是依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依据地方的文化与资源,依据师生的特殊历史,创造若干个教室课程,让教室生活充满生机。在学科课程上,开发经济学课程、旅游课程、电影课程、舞台剧课程等整合多个学科的课程。以《责任心》出版为契机,围绕公德、责任、诚信、规则、尊重、宽容、理解、理想、感恩、低碳、劳动、生命等主题,大力推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课程,开发丰富的社团项目,开展主题式的德育活动,举办多彩的节日活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教育实验的“每月一事”为项目,深入开展德育主题月系列活动,推进公民道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摒弃形式化、目中无人的德育活动。只有触及人的心灵的德育活动才能体现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每月一事”活动。以习惯养成、人格成长为目标,整合专题教育、节日文化、综合实践等课程资源,通过主题阅读、实践、展示、反思,师生共同编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每月一事”活动的开展要注意简化头绪、传承创新、守住日常、追求实效。
(2)“家校开放周”活动。密切学校、家庭、社区的联系,增强教育合力。改进“家长会议”的形式,敞开教室的大门,让家长、学生与教师心灵相通,共同成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还要通过“家校通”、与学生、家长通信等形式,加强沟通,做真正的“灵魂工程师”。继续做好“春蕾班”的有关工作。要关注贫困家庭、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让教育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学生。
(3)“日常德育”活动。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道德的生活,就是道德的教育;智慧的生活,就是智慧的教育;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日常的教育言行,要致力于促进儿童道德生命的自由生长。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抓好班级管理,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潜移默化地让“常规”落地生根。要处理好教
书与育人的关系——由“教书”转至“育人”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要以改进晨会课的形式入手,不断改进教育方式,让智慧融入教育生活,让学生真正走进道德的生活。
(4)“红领巾教育”活动。加强少先队的阵地建设与队伍建设。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追求最佳的育人效果,包括升旗手、护旗手的介绍、行队礼的姿势、齐唱国歌的气势、国旗下讲话的内容等均要精益求精。结合“每月一事”、综合实践、班级文化展示活动,理直气壮地开展队活动,让鲜艳的队旗飘扬在麒小学子童年的记忆里。
(5)“专题德育”活动。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彰显了德育内容的丰富多彩。专题德育活动与“每月一事”、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整合,渗透于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结合“平安学校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等加强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被忽视与冷落的领域,每一个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自觉成为儿童心灵成长的导师。
4.管理落实——卓越德育的保证
重细节,重示范,重规训,让“优秀是一种习惯”的理念落地生根。以“五项制度”(“责任导护制度”、“红领巾监督岗检查评比”制度、“周末大扫除”制度,“行政检查点评制度”,“行为规范评比示范班级评比制度”)的推行作为德育管理的主要抓手,以《麒小学生一日常规》《麒小责任文化30个文明细节》的落实作为德育管理的主要内容,让全体师生都牢记“一声问候”(见到熟人主动问好)、“两个轻轻”(走路轻轻、说话轻轻)、“三处整洁”(书包、文具盒、课桌整洁)、“四项自觉”(早读、午餐、保洁、排队自觉),“五个认真”(听课、作业、做操、值日、活动认真),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体会“责任”的含义,成就美好人生。结合完美教室建设,确定公民道德底线要求,出台学生日常生活若干条文明细节,并确立各个主题下的细节要求、实施措施、评价标准等,将公民道德教育
落到实处。重点做好行为规范示范班级的评比工作,加强对学生常规教育的调研,通过对日常德育工作的不断反思,推动常规教育的落实。
重引领,重机制,重考核,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卓越的德育管理者。首先健全德育管理网络,由校长室、德育处、少先队、年级组成员共同组成,家长委员会、镇关工委成员共同参与。德育管理者要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腾出身来,全心全意抓好德育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要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分享班级管理的经验、学习德育理论、交流德育故事等。切实做好班主任的绩效考核工作,通过奖优罚劣,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和德育活动的开展。再次,确立人人都是德育管理者的理念,追寻富有魅力的诗性德育,“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的理念要深入人心并落实在日常教育行动之中。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施水平,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挖掘现行课程和教材的德育功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德育工作计划、“每月一事”专项工作计划。
2.举行开学典礼。
3. 举行第一次班主任例会。(主持人:金耀忠)
4. 开展“尊重”主题每月一事活动。(负责人:黄丹丹)
十月份
1.举行第二次班主任例会。(主持人:施雪晴)
2. 开展“感恩”主题每月一事活动。(负责人:施雪晴)
3. 班级文化布置(“完美教室”)评比。
十一月份
1.举行第三次班主任例会。(主持人:俞星星)
2.开展“自信”主题每月一事活动。(负责人:顾春凤)
3.“家校开放周”活动。
十二月份
1. 举行第四次班主任例会。(主持人:黄丹丹)
2.开展“规则”主题每月一事活动。(负责人:俞星星)
3.班级德育故事评比。
一月份
1.举行第五次班主任例会。(主持人:金耀忠)
2.开展“自省”主题每月一事活动。(负责人:杨柳柳)
3.评选学校德育先进个人。
4.评选“春花好学生”及行为规范示范班级。
5.举行散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