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夏季养猪注意事项

夏季养猪注意事项

来源:易妖游戏网


夏季养猪注意事项

一 防暑降温

猪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8℃~25℃,但由于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小、湿度大,加上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夏季极易掉膘,生长缓慢,甚至中暑死亡。所以,夏季养猪必须加强防暑降温,确保猪安全越夏。

(一)高温对猪的影响

1采食量减少 猪的产热受到抑制,从而减少采食量,

2饲料转化率下降 增加散热的调节又使耗能增加,从而使饲料转化率下降

3日增重减少 温度高于上限临界温度时,每升高摄氏1度,日增中减少30克

4母猪发情率降低 热应激可以引起性激素分泌减少,使母猪发情率降低,乏情率提高

5胚胎的死亡,流产增多 高温下导致子宫的温度增高,不利于受精卵的形成、着床,长期在高温下造成胚胎的死亡,流产增多

6使精液品质下降受精率 高温直接作用于猪的睾丸,使其温度升高,引起精细管生殖上皮变性,影响精子形成和成熟,使精液品质下降,造成母猪受胎率降低。20℃时为85%~90%,在33℃下曝晒72小时后为50%~60%。

1

7影响仔猪的生长和断奶前的存活率 哺乳母猪热应激期间采食量低下,会使泌乳量不足,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和断奶前的存活率。

(二)防暑降温措施

1遮阴与绿化

(1) 搭设遮荫棚

为了降低猪舍周围环境的温度,可利用一定的设施遮断太阳辐射

在猪圈舍上方搭建棚架,在棚架上铺上树枝,可起到防止阳光直射而降低猪舍环境温度的目的。

窗户上可加一水平板以遮挡由窗口上方来的阳光

对于设有运动场的猪舍或日光温室猪舍,在夏季应设置凉棚或种植藤蔓植物遮阳

北方加铺遮阳网

(2)绿化遮荫 夏季太阳辐射强烈、湿度不太大的地区,遮荫是简单有效的降温方法。 夏季应通过绿化遮阳尽可能减少太阳辐射热,植树绿化有助于降低猪舍周围环境温度。

叶面通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从而可显著降低空气温度;

可遮挡阳光,故可使建筑物和地表面温度降低

2

植物根部所保持的水分,也可从地面吸收大量热能而降温。

在猪圈周围栽植速生杨,2~3年可起到遮阳、蔽荫效果,减轻肉猪热应激,秋冬落叶后又不影响肉猪光照。 因此,应加强猪场及周围地区的植树种草,以降低环境温度,但高大树木不宜多种,影响通风,也能招来野鸟对防疫不利

在猪圈外种植葡萄、丝瓜、佛手、葫芦等藤蔓植物,攀爬猪圈房顶,一方面绿色植被阻挡烈日直接曝晒圈舍、房顶,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还可得到葡萄、丝瓜等,一举两得。

2隔热通风

(1) 猪舍的建筑隔热设计

将猪舍外墙用石灰水涂成白色,以提高猪舍外表面的反射能力和热散失率,从而减少太阳热能对猪舍内和猪体的传递,

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屋顶材料或采取多屋建筑构造等屋顶隔热设计

墙壁的隔热设计用空心砖代替普通粘土砖作墙体材料,可使其热阻提高41%,而用加气混泥土块可提高6倍

采用双层墙体也会大大提高墙体的热阻值

农村养猪大多是开放式猪舍,应在高温到来前在猪舍的屋上再加铺一至二层稻草、麦秸等隔热物。

3

(2) 通风

夏季,对猪舍进行有效的通风可以排出猪舍内的热量,对降低舍内温度有一定的作用。目前猪舍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

①自然通风是在猪舍建筑中设置合适的进出风口,利用自然风力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舍内,将舍内多余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出室外。

地形 地形与气流活动关系密切,场址选择一定要选在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方,切忌选在背风、窝风的场所。

猪舍朝向 猪舍朝向对通风降温有一定影响,在炎热地区除考虑减少太阳辐射和防暴风雨外,必须同时考虑夏季主风向。

猪场建筑物布局 猪场建筑物布局和猪舍间距除考虑防疫、采光等外,还应注意考虑通风,布局应合理,间距不可过小,一般不低于10m。

猪舍内结构 为了有利于通风,猪舍内不宜设隔山墙,各圈间隔墙,尤其是圈舍与通道间的隔墙最好用铁栅栏代替。

猪舍跨度 猪舍跨度也影响通风效果,跨度小的猪舍通风路线短而直,气流顺畅;跨度超过l0m,通风效果差,较难形成穿堂风。

②机械通风 目前常采用纵向通风,将风机安装在猪舍的山墙上以便纵向通风,将舍内高温空气用风机排出而将舍外凉爽的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对猪舍通风起到较好的作用。单靠通风仍不能有效降低舍内气温。所以高温时就应考虑先将空气冷却后再送入猪舍。如

4

利用地下管道、地道等进行通风降温,舍外空气可以先进入地下管道、地道或自然洞穴,再进入猪舍,可将舍外空气降低3 ℃~5 ℃,舍内温湿度低于85%。为保障地道通风降温方式的效果,往往需要开挖较深的地道,多深达3~4 m,并有足够长度,因此工程量较大,一次投入也较大,接近于人工制冷系统,但运行费用很低。

3蒸发降温

(1)冲洗猪体 舍温过高时可用胶管或喷雾器定时向猪体(分娩舍除外)和屋顶喷水降温或人工洒水降温。

对于单体限位栏和分娩舍母猪可用滴水降温系统,滴水器安装在猪肩部上方,间隔1小时左右在猪颈、肩和背部皮肤上进行低流量滴水降温,降温效果显著。但滴水降温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控制整栋猪舍温度。

对空腹和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夏秋季天气炎热时采用喷雾或喷淋降温的办法,降温速度快,5~10分钟即可将舍内温度降低5~8度,且能净化空气,对公猪必要时需定时冲洗睾丸。

但是喷(洒)水降温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增大舍内的湿度。一方面高温高湿会加重热应激的发生;另一方面高湿还会造成在舍内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特别在产房使用喷洒水降温要慎重并注意方法。

(2)屋顶喷淋和舍内喷雾:

屋顶喷淋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降低屋顶面温度,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该法

5

浪费水。

舍内喷雾是通过喷雾时雾滴在空气中汽化而达到降温目的(一般可降低舍温1℃~3℃),但同时也增加舍内湿度,故降温的效果很可能被湿度的增加所抵消,因而该法仅适用于干热地区。

(3)水帘降温:是近年来兴起的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种降温方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国内出现,最早用于种鸡舍的夏季降温。在机械通风的进风口处设一不断加水的水帘,用风扇对水帘吹风空气经过湿帘时由于水分蒸发而使空气温度降低,低温空气进入猪舍而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可降5℃以上),但同时也提高舍内空气湿度,故该法最适用于干热地区。

4尽量降低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温度,故在高温季节应减小饲养密度。

仔猪饲养密度应为0.3~0.4m²/头,3~4月龄时0.6 m²/头,4~6月龄时0.8m²/头,7~8月龄时1.1~1.2 m²/头.妊娠母猪最好单栏饲养。

5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和喂料时间,

(1)调整日粮结构

高温可以引起摄食中枢兴奋性降低,从而致使猪采食量下降,气温每升高1℃,猪采食量下降约40克,若环境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每天采食量将下降200~400克。增加日粮的能量和蛋白浓度以便让猪在采食量低时摄入较多的营养物质。在猪的采食

6

量减少的情况下,从日粮中获得的能量和蛋白质同样可以满足种猪生产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①添加脂肪 在猪的日粮中添加2%~3%的脂肪,一方面可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稳定猪的增重速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保证能量的摄入量,从而促进生长。此外,夏天一定要注意添加的脂肪不被氧化或酸败,建议同时添加抗氧化剂。

③日粮中补充性氨基酸

在热应激时需调整日粮粗蛋白质的含量,喂给合成的赖氨酸代替天然的蛋白质对猪有利,日粮中补充0.3%的赖氨酸,可减少日粮中的热消耗,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猪的生产性能。

参考配方:35千克以下的猪,玉米39%、小麦22%、麦麸15%、米糠7%、黄豆7%、鱼粉6%、骨粉2%、食盐1%、生长素1%。35千克~60千克的猪,玉米37%、小麦24%、麦麸19%、米糠11%、鱼粉5.5%、骨粉1.5%、食盐1%、生长素1%。

(2)调整喂料时间

猪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23℃,气温高于25℃~30℃,食欲与采食将受到影响。为此,喂猪宜在清早和夜间进行,天气凉爽,猪食欲好,采食量大,可减少白天活动。一般在晚上7点11点凌晨4点进行,每晚间喂3次,白天则可在上午10点和下午2点各喂1次0.5%的食盐水和青绿多汁饲料。

6添加维生素或药物

7

(1).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小苏打):在饲料中添加碳酸氢钠的主要作用有:第一、碳酸氢钠能中和胃酸,溶解粘液,降低消化液的粘度,并加强胃肠的收缩,起到健胃、抑酸和增进食欲的作用。第二、碳酸氢钠在消化道中可分出 CO 2 ,由此带走大量热量,有利于炎热时维持机体热平衡。碳酸氢钠可以提高血液的缓冲能力,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状态,提高猪抗热应激能力。

育肥猪为0.3%;妊娠猪和空怀猪为0.4-0.6%;哺乳母猪和公猪为0.6-0.8%.

(2)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E

热应激条件下给动物添加大量的维生素 E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有助于动物抗御机体的热应激损伤,从而减少热应激带来的危害

温度超过34℃时,每公斤饲料添加维生素C 400mg/Kg,维生素E 200IU/Kg

(3)添加中草药

中草药能够全面协调猪在高温下的生理代谢,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改善机体免疫机能。炎热环境中给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猪用助长素(中草药制剂),具有较好的促长作用,能降低料重比和耗料成本。选用开胃健脾、清热消暑功能的中草药山楂、陈皮、槟榔等配制成饲料添加剂,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4.急救也可选用以下药物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复方氯丙嗪0.5-1毫克/公斤体重/次;安定1-7毫克/公斤体重/次;复方氨基匹林5-10毫升/次;安乃近1-3克/次

7用饲料防暑

8

盛夏料或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饲料,以预防中暑。

(1).用醋或酸菜汁250~500毫升服用,每天1次。

(2).白扁豆20~25克,水煎取汁喂服。

(3).绿豆加水20倍煮烂,待凉后喂服。

(4).用车前草和淡叶各100克,水煎取汁拌喂服。

(5).用新鲜西瓜皮2000克,捣烂加白糖100克,搅拌均匀喂服,隔日1次。

8 供给充足、清凉、卫生的饮水

水对机体体温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增加饮水和排尿是夏季猪降低体温的重要机制。因而在热应激条件下一定要供给清洁、足量、卫生的凉水,以深井水最好,并注意经常更换。。同时可在饮水中添加0.01%~0.02%的VC和0.1%~0.2%的人工盐,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二 防止霉菌毒素危害

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口性。不要随便更换饲料,尤其要注意防止饲料霉变。对猪影响最大的霉菌毒素就是玉米赤霉烯酮。

(一)霉菌毒素危害 它主要侵害3~5月龄的仔猪,生猪采食后皆出现雌激素综合症和雌激素亢进症为特征的症状。

9

中小母猪和阉割的母猪有发情样征候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断奶母猪发情延迟或发情异常;分娩母猪产程延长,弱仔、死胎增多。

公猪和去势公猪睾丸萎缩,包皮和乳头肿大,乳房隆起,精子活力降低,性欲减退。

另外,黄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肝脏发炎,出血性疾病,死亡;链胞菌毒素:呕吐毒素症,主要影响肠道发炎,造成呕吐;T-2毒素:主要影响皮肤,肠道发炎(溃烂);赭曲霉毒素:主要影响肾脏,导致肾衰竭。

(二)预防霉菌毒素

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容易引起饲料发霉,因此要经常检查饲料的质量.保证饲料新鲜。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如霉消安、百安明等,同时经常清理料槽,禁止饲喂发霉饲料。

要很好地解决霉菌及其毒素这个问题,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正本清源。目前饲料企业在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使用防霉剂,防霉剂能有效地降低饲料中微生物数量,控制其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防止饲料贮存期的营养成分的损失,让饲料在其保质期内不发生霉变,没有霉菌生长,也就不会有霉菌毒素问题。

三 防潮

(一)高温高湿的影响

10

1而在高温高湿情况下,猪体表面的水汽分压力与空气中的水汽分压力之差减少,使蒸发散热量降低,猪体散热更为困难,从而加剧了猪的热应激。。42℃高温而气候干燥,母猪不会热死;而气温37℃但湿度大时,母猪却会热死。

2高气湿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的繁殖,使猪发病率增加、病情加重;猪易患疥鲜、湿疹等皮肤病,也易造成仔猪副伤寒、仔猪下痢、猪瘟、猪丹毒等传染病的流行。

(二)防潮措施

1不要用水冲猪舍地面

即使必须冲洗地面,也必须在通风良好的晴朗天气进行,使空气和地面尽快干燥。

2维持舍内通风

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3采取吸湿性能好的材料如生石灰

有人会说生石灰会发热,能提高舍内温度,不宜在夏季猪舍使用;使用生石灰利大于

11

弊,一是生石灰产生的热量微乎其微,不会使舍内温度明显提高;二是使空气干燥后,母猪吸上干燥的空气,更有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失,也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高温低湿不会热死母猪,而温度没那么高但湿度大时却会死母猪。

四 灭除蚊蝇

夏季马上来临,即将进入蚊蝇的盛行期。蚊子的危害不仅是吸猪的血,更是疾病传播的媒介,我们在强调一猪一针头时,目的是防止注射过程的交叉感染,但蚊子的“针头”无法消毒,所以也就出现了夏季附红细胞体病、链球菌病、乙型脑炎等病的流行。苍蝇严重影响猪的休息。

(一)物理法

及时清除、处理粪便 应特别注意死角中的粪便和污水,尽可能保持猪粪便干燥。首先应搞好猪场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其次要妥善处理清除的粪便,及时拉走或堆积发酵处理。猪场内的废旧垫料和病死猪也要妥善处理。

有条件应在猪场内采用纱窗纱门,水帘水道等防蚊蝇的措施;也可使用捕蝇笼、灭蚊灯、粘蝇纸等捕捉消灭蚊蝇。

还有一种好方法,适应于双列式纵深大的猪舍。在中间过道地面处放置一电风扇(象炮筒形状,市场比较多),风扇后放一小电棒,晚间风扇固定对着过道吹,点亮电棒,蚊子即被吸引而来,被转动的风扇叶打死,效果显著,还可加快空气流通。

(二)化学法

12

药物防治是控制蚊蝇的重要措施,可杀灭成年蚊蝇,迅速降低蚊蝇在畜禽内外的密度。常用的杀虫剂有菊酯类、拟菊酯类、有机磷类,可采用喷洒、涂抹等方法(最好用拟除虫菊酯类的杀虫剂,毒性小,对猪没有影响)。

1、对猪舍外围进行全面喷洒,遏制蚊蝇的第一防线。

2、将杀虫剂喷洒在畜舍或蚊蝇的栖息场所。

3、将草绳制作成药绳悬挂于猪舍内,制作方法:把草绳拧粗一点,然后用药水浸泡几分钟。

4、对猪粪池进行撒药,防止孵化。

(三)

1新鲜的西红柿枝叶捣烂取汁,涂擦生猪身体,一般2~3天涂擦一次,也可以用喷雾器喷洒。同时,也可向猪栏内投放一些西红柿枝叶,每周投放1~2次。蚊虫因惧怕其散发的独特气味,不敢停留在猪体或猪栏内,从而达到驱除蚊虫的目的。

2、采集新鲜薄荷叶若干片捣烂取汁,掺入适量高度白酒,用于涂擦猪体或者用喷雾器对整个猪栏进行喷洒,并将采集的新鲜薄荷全株投放到猪栏内,每周投放1~2次。如果是取汁涂擦或喷洒,可以按每周2~3次进行,即可有效地驱除猪栏内的蚊虫。

四 做好保健工作

(一)加强免疫接种

13

严格按照免疫程序注射各种疫苗,不要因夏季高温而忽视疫苗接种。近几年来,夏季因发生高热综合征,死亡了大批生猪.或引起母猪流产、死产、屡配不孕等,损失很大。高热综合征实质上是一种以蓝耳病为主的多种病原并发感染的夏季高发疫病。所以,夏季要严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口蹄疫等疫病的发生。对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口蹄疫等有效抗体水平保持时间较短的,要及时进行补免。防疫注射要利用早上比较凉爽的时机抓紧进行。另外,要注意疫苗的冷藏,确保疫苗质量,稀释后的疫苗应放在冷藏箱中.并在1小时内用完。

(二)预防母猪产期及产后疾病

母猪分娩前两天应逐渐减料,产仔当天可以基本不喂料,只喂适量的麸皮水即可,产后逐渐增加喂料。根据母乳多少和带仔情况决定饲料饲喂量的多少,既保证仔猪有充足的母乳,又要避免乳汁在乳房过多积聚。

母猪产前一针提高仔猪的抗病力:分娩前用ve1000iu或5mg硒(亚硒酸钠的无菌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母猪。

母猪产后一针预防产后疾病:氨基比林10毫升,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100万单位,充分混匀,母猪产后8小时内颈部肌肉注射一针,再用双抗连继注射二天。或使用长效土霉素等进行预防产后疾病。

(三)保健措施

(1)仔猪

14

3日龄注射l次牲血素.每头1.5ml,必要时于10~15日龄时进行第2次注射:断奶前后在饲料中添加100ppm泰妙菌素和75ppm金霉素.连用5~10天;在仔猪1、7、20日龄分别肌肉注射先锋霉素,3mg/kg体重。

(2)保育猪

仔猪44~55日龄时,在仔猪料中添加亚硒酸钠VE粉剂,移入保育舍后15~20天左右,在饲料中选择性添加1500ppm精制土霉素、l00ppm痢菌净或1000ppm饲料级利高霉素。

(3)中猪转栏前后

使用休药期短、安全放心的药物,如林可霉素、支原净、氟甲砜霉素等。

五 搞好疫病防治

(一)消毒

夏季菌生长与繁殖十分活跃的时期,清洁消毒工作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表存活细菌的好办法。因此,要定期对猪舍内外环境,包括栏舍、场地、用具、器械、排水道、空气以及母猪全身体表等进行消毒。夏季,猪体内外寄生虫及蚊子、苍蝇、蜘蛛等昆虫都容易大量繁殖,因此要保持环境卫生.勤清扫、冲洗,清理沟渠积水,处理好猪粪,同时要对猪群定期驱虫。每2周用敌百虫喷洒猪舍墙壁、屋顶天花板、沟渠、粪堆等寄生虫滋生地。安装纱网门窗防蚊蝇,同时全场猪饲粮中添加50ppm蝇得净混饲,连用1个月。控制人员流动,场外人员不得进入舍内.场内人员不得在各猪舍随意串门。

15

(二)夏季几种常见猪病的防制

1湿疹

湿疹是生猪夏季高发的一种皮肤病,急慢性湿疹以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骚痒为主要症状,少数伴有脓疱渗液、糜烂和结痂,特别是对哺乳仔猪危害较大。据在生产中实践,采用芒硝治疗有特效。

方法:按猪的大小及患部面积,分别取芒硝50~200克,加冷开水200~500毫升,待溶解后涂擦患部,每天4~5次,或用干净手巾蘸液湿患处,每天半小时,一日两次,一般轻者1~2天,重者3天即愈

3母猪乳房炎

乳房炎也称乳腺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的作用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常发生于产后5天~30天内,尤其夏季母猪最易发生,其危害不仅是患病母猪本身,还殃及仔猪。

临床症状 病猪乳房一个乳腺或数个乳腺同时患病,触摸乳房患部可感到红、肿、热、硬。由于有疼痛感,母猪急速站立或将乳房压在腹下,拒绝哺乳。初期乳汁稀薄,逐渐变为乳清样,内含有絮状小块;后期乳汁少而浓,含有白色絮状物,有时带血甚至有黄色脓液,有臭味。严重时乳房溃疡,不分泌乳汁,精神差,食欲不振,体温高。

预防措施

①给予怀孕母猪创造一个安宁、舒适的生活环境,防止外伤。

16

②分娩前3天~5天开始逐渐减料,分娩当天不喂料,仔猪断奶前要逐渐减少喂乳次数,使乳腺活动慢慢降低。

治疗方法

①首先隔离仔猪,挤出患病乳腺中的乳汁,局部涂上鱼石脂软膏。

②全身疗法:加大抗生素的用量,一次肌注强效阿莫西林2g、鱼腥草20ml,连用3天~5天。出血性乳房炎配合强的松龙治疗。

③局部封闭疗法:急性乳房炎用强效阿莫西林2g、溶于0.25%普鲁卡因溶液200ml~400ml中,对乳房实质与腹壁之间的空隙平衡注入,每天1次~2次。

④手术疗法:乳房浅表脓肿,可切开排脓,排脓后用3%双氧水冲洗脓肿腔,并注入1%鱼肝油雷佛奴尔(1g雷佛奴尔加入100ml鱼肝油)。

4母猪无乳或泌乳不足

无乳及泌乳不足是母猪产仔后泌乳量明显不足或完全无乳。本病的发生与环境、气候、营养、管理等异常应激因子有关,是包括不同病因的多种疾病复合体,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达到保护母猪、挽救仔猪的目的。

母猪乳房松弛、干瘪,乳汁稀薄如水。仔猪吃乳次数增加但吃不饱,仔猪因饿而嘶叫,甚至啃咬其它仔猪。病程稍长,仔猪可因饥饿和低血糖而死亡。

预防措施

17

1.改善饲养管理,给予营养充足的饲料饲喂,同时,要增加青饲料及多汁饲料。

2.后备母猪初配时,体重不能低于100公斤,同时要及时淘汰老龄母猪。

3.母猪产后要及时肌注强效阿莫西林2g、鱼腥草20ml,以防止继发感染。

4.如发现母猪粪便较硬或便秘,可使用轻泻药或泻药。

治疗方法

1.物理疗法:乳管不通时,可温敷或用乳导管探通,也可以按摩乳房。

2.输液疗法:在输液前把氯丙嗪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后作耳静脉缓慢滴注,剂量每公斤体重1mg,待母猪嗜唾后,用强效阿莫西林2g、地塞米松20mg、VC250mg、能量合剂10支同时加入到500ml5%糖盐水中,耳静脉缓慢滴注,一日一次,连续2天。缩宫素20万IU~30万IU肌肉注射,1日2次。3.中草药辅助疗法:地龙30g、黄花100g、蒲公英30g、王不留行30g,加入2000ml,煎至500ml,加红糖100g,拌少许饲料喂母猪,每日1剂,连用2日~3日。

在夏季母猪产仔时,要想做到少发或不发生“三联症”,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5 断奶仔猪腹泻

断奶仔猪的腹泻一般发生在断奶后的3-10天,第七天达到高潮,一般形成粥样或水样腹泻,内夹杂不消化的食物,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快就会因脱水而死亡。

18

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造成抵抗力下降。

二、仔猪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不适应植物蛋白高的饲料引起胃肠机能紊乱,加之胃肠道pH偏高,消化酶活性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诱发腹泻。

三、断奶应激,尤其是环境应激,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度时,腹泻率就会升高25-30%,湿度高的环境也会使腹泻数明显增加。

四、不适当的饲喂方式:过度限饲及过度饲喂,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

五 、免疫反应,尤其是在喂玉米-豆粕型日粮时,且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时的生豆饼生豆粕时,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水泻。

六、 胃肠道菌群失调。

为此,为了减少本病造成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仔猪在哺乳阶段充分做好补料工作:仔猪在7日龄时开始补颗粒饲料,颗粒料中一定要加入诱食剂,如:香味素、奶精等,奶味越浓诱食效果越好,仔猪断奶前采食量就大,胃肠机能就会充分地得到锻炼和适应,断奶后腹泻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这是早期断奶成败的关键所在。

二、断奶前4-5天做好母猪的减料工作,同时在断奶的前7天在仔猪料中加入一些抗菌素(如杆菌消+立速健)或微生态制剂(润生康)物质,以杀灭有害细菌;断奶后不

19

要立即将仔猪转入保育舍,如条件许可,在原圈饲养2-3日后再转入保育舍。

三、 做好仔猪保育舍的熏蒸消毒工作,这是杜绝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减少断奶后腹泻发生的必要条件。(可用醛威或强效菌毒杀星消毒)

四、在断奶仔猪料中加入抗菌素,如杆菌消、肠毒清、畜禽健等,同时注意仔猪的减料限饲养工作,在断奶当天开始减料,第一天减到日采食量的40-50%。以后每天渐渐增加,到第7日达到常量,等到腹泻结束后方可让其自由采食。

五、除上所述外,断奶早期的仔猪料中还应加入一些代乳粉,同时加入1%的柠檬酸,也可再加入一些复合酶制剂或酵母。同时降低日粮中的蛋白,使日粮蛋白控制在19-20%左右。

六、在调制日粮时尽可能使用熟化有豆粕或膨化大豆。

有关断奶后下痢的治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应用抗菌素,可用庆大霉素,氟哌酸,诺氟沙星等等,同时使用收敛药物,如:鞣酸蛋白,对严重下痢者还应辅以阿托品。治疗的关键是补水工作,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使用口服补液盐(KCl 1.5克、NaHCO3 2.5克、NaCl 3.5克、 加水到1000ml)让其自饮,不能自饮者,要灌服,当然,腹腔补液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