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综合电子信息技术 。一 一 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问题浅析 汪 洋,安 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81) 摘 要:电子通信设备中的接地技术,关系着整台设备的干扰特性及其抗干扰性能。根据接地干扰产生的原理,对电子 通信设备的接地抗干扰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抑制干扰的接地方法。这些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有效 地提高了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电子通信;接地;电磁干扰 中图分类号:TN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114(2007)03—44—3 Analysis of Earthing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WANG Yang,AN Na (The 54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ETC,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China) Abstract:The capabilities of interference andanti—interference of a set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depend on the rationality of ,earthing.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earthing interference,the anti—interference technology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has been analyzed.Furthermore,some effective earthing methods for preventing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re presented,All these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to practice and have improved the capability of anti—interference of the equipment effectively. Key words:electronic communication;earthing;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0引言 接地,是电子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的基本技术要 求之一,首先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电路系统工作的稳 定性。电子设备中都有一个大面积导体——接地平 面,该导体相对大地一旦呈现一定的电位,该电位就 会在外界干扰场作用下变化,从而导致电路系统工 作不稳定。其次,通过接地,可以释放由静电感应在 机箱和电路上积累的电荷,避免电荷积累形成的高 “地”一般定义为电路或系统的零电位参考点 根据这种定义,电子设备的地线上应该是等电位的, 不会有电压,更不会有电流流动。但实际情况并非 如此,上面的定义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我们知道,地 线实际上是信号源的回流路径,地线更加客观的定 义应该是:信号电流流回信号源的低阻抗路径。既 然地线存在阻抗,在地线上不同的点就会有 同的 电位。当接地方式不正确时,就会导致地线电位差 的问题非常突出,从而影响了电路的正常工作。因 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尽量保持地 线上的等电位。 压导致设备内部放电而造成干扰,并为设备和操作 人员提供安全保障u J。另外,接地问题处理的好坏, 还直接关系到整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的高低l2 J。 随着我国对电子产品强制认证工作的逐步开展,电 子设备的这一性能也显得更为重要。 2抗干扰的接地方法 方法1:降低地线本身的阻抗。任何导体都有 阻抗,地线也不例外。它的阻抗由2部分构成,即电 阻部分和电感部分。在低频电路中,电阻成分起主 I接地的定义 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时通常发现,只要稍稍改变 要作用。直流时,地线的电阻为: RDc=pS/A, (1) 地线的连接方式或者调整接地点,一些异常的干扰 问题就会改善。其实,这种现象与地线的准确定义 有一定联系。 收稿日期:2006—10一l1 式中,p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与铝、钢等材料相 比,铜的电阻率最低。S为电流流过导体的长度;A 为地线的横截面积。由此可见,选用材料和地线长 度固定后,只有增加地线的横截面积才能降低地线 电.阳 作者简介:汪洋(1979一),男,助理工程师 主要研究方向:卫星通 信系统 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综合电子信息技术 对于交流电流,由于趋肤效应,电流都集中在导 体的表面,致使导体有效的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增 加。这时,交流电阻的阻值为: RAc=0.0769" RDc, (2) 这样当地线电流 流过时在地线上就形 成了电压。另外,由 于地环路的这种结 构,当环路处于较强 的交变电磁场中时,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会在这个回路中产生 感应电压。而且磁场 图2信号源与放大器连接 式中,r为导线的半径,厂为流过导线的电流频率。 将式(1)带入式(2)后发现,若想减小阻值,仍需要增 加导线的横截面积。 对于高频电路,电感在阻抗中起主要作用。并 且电感值与地线的截面积关系并不很密切,而主要 与地线长度密切相关。根据公式,圆截面导线的内 电感值可用下式计算: L:0.2S[In(4.5/d)一1]。 (3) 强度一定的情况下, 回路面积越大,感应电压越大。这样会对相应电路, 甚至整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造成一定威胁。减少地 回路的干扰除了可以在电路中采用诸如:共模扼流 圈、光电耦合器等抑制或切断地环路电流的方法外, 低频电路中还可以考虑采用平衡电路的方法 。另 外地环路干扰与接地点的位置及接地点的个数有直 接关系,因此在进行接地设计时,必须进行恰当的接 地点选择。例如图2所示的信号源和放大器连接的 电路。 对于片状导体,即宽厚比至少为10:1的导线的 电感值为: L:0.2S[In(2S/ )+0.5+0.2S/ ], (4) 式中,5为导线长度,d为圆导线的直径, 为片状 导线的宽度。 从式(3)、(4)中可以看出,由于W>>d,同样截 面积的导线,片状导线的电感要小于圆截面的导线; 另外,当截面积一定时,片状导线截面的周长也大于 圆形导线截面的周长,这样,片状导线的表面积更 大,高频时电阻就更小。 由上述分析,应该得出下述结论:第一,在高频 时通过增加导线的截面积并不能显著降低阻抗,而 只能通过尽量缩短导线长度的方法。第二,在工程 上高频电路中应尽量使用铜片作为系统的地线,从 而降低地线本身阻抗。 根据这一思路,在高频电路系统中,接地方法应 图2中,信号源与放大器的接地点分为A和曰, 这2点的电压定为 AB。尺2、尺3是连接信号源和负 载的导线电阻。当地线中有电流流过时,地线电压 AB可以形成环路电流,若R3<<(R1+尺2+尺4),则 为: UIN=[R4/(R4+RI+R2)1【R3/(R3+RG)]U^B。 放大器输入端电压 假设Rl:500 Q,R2=R3=1 Q,R4:10 kQ,则 在放大器的输入端产生的噪声电压UI =0.95 UA8, 可见地线上的电压几乎全部加进放大器的输入端。 该尽量采用多点接地方式。也即是系统中的每一个 接地点都通过接地线连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 上,从而缩短接地线的长度。 方法2:尽量消除电路系统中的地环路,减少地 环路的干扰。 按照上面的多点接地方式,虽然能够较好地解 若将电路改为单点接地,即将信号源与地隔离, 相当于在信号源与地线之间加入了很大的阻抗 尺 。此时,放大器输入端的噪声电压为: UI =[R4/(R4+RI+R2)][R3/R(RsG+R 3+RG)]U^B。 由此可见,若为理想状态,则尺 为无穷大,这 样 1 一0;若RsG=1 MQ,算得UI =9.5 X 10。 ,决地线阻抗问题,但是这种结构显然形成了许多的 地环路。另外,由于电路元器件与接地平面问存在 分布电容,通过分布电容也可形成接地回路。如图 1所示的2种情况。 输入端的噪声电压比两点接地的情况减 少了120 dB。因此,信号源与地的隔离,即将两点接 地改为一点接地的方法,消除了地环路的结构,可使 负载免受地电位差的影响,从而抑制了地电流的影 响,而且这种方法对低频电路是较为有效的。 方法3:减少地线公共阻抗的干扰。 为了消除地线电位差对电路的干扰,除了减小 J.. 上~ I TI 地线阻抗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布 线来解决。 (a)电阻与地 (b)电感与地 图1接地回路电流 例如在一个多级电路组成的系统中,通常低电 I)07年第33卷第3期 无线电通信技术 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综合电子信息技术 一一 一 …一 一 输入端,并满足一定的相位关系,会形成正反馈,造 成放大器的自激,对整个电路带来更大的影响 _口『 平和小信号电路最易受到其他电路的影响。因此在 设计中就要时各级电路的接地位置进行恰当的选 择 见,接地点的正确选择是电路乃至整个没备正常运 如图3所 的1、2、3三级电路,假设其电平关系 行的保证。 为1<2<3,也即是1级电路是最敏感的电路,若按 图(a)所示,将接地点靠近3端,1级电路的地电位为: (,1 r,3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其他电 =(,】+,,+, )R +(,I+,2)R2+,】R】。 路系统的设计同样非常重要,接地效果的好坏也许 在产品设计之初不能立即体现,但是在产品的生产 与测试过程中会发现,良好的接地可以住花费较少 (a)敏感电路远离接地点 (b)敏感电路靠近接地点 的情况下解决较多的干扰问题。上面只是根据地线 图3多级电路系统 的本质介绍了一些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随荷不断 其他线路不动,若仅仅将接地点选择在靠近1 实践,相信会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电子通 级电路这端,如图3(b)1级电路的地电位为: 信设备中的接地问题。 U1c:(,l+,2+,3)R3。 不难发现,在多级电路中,接地点选择在靠近低 参考文献 [1] 区健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M].北京:电子 电平和小信号电路端时,整个电路受地线公共阻抗 工业出版社.2003:149—150. 的干扰最小_4 。 [2] 周喜章,刘情.接地与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探讨[J].低压 另外,在有放大器的电路系统中,接地点的位置 电器,2005(5):53—57. 最好靠近放大器或者单独通过一根地线接地。这是 [3] 刘鹏程,邱扬.电磁兼容原理及技术[M]北京:高等教 因为放大器的工作电流很大,若将这一电流引入整 育出版社,1993:98—103. 个电路的地线系统中,将对系统其他电路或元件产 [4]蔡仁钢、电磁兼容原理、设计和预测技术[M].北京:北 生较大的干扰,特别是若将此电流耦合进放大器的 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 (上接第43页) 与理论值稍有出入,但考虑到测试仪器本身的噪底 时要对其予以重视,通常情况下可加大混频环的环 水平,其真实指标可能不止于此。此外表中罗列的 路带宽来减小其对相位噪声的影响。 杂散指标仅仅是测试结果的一部分,是一些理论计 3实际测试结果 算上杂散较大的频点,但从实测的结果看杂散的抑 制完全达到了要求。 短波综合器实际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短波综合器测试记录 4结束语 相噪(dBc/Hz) 频率/MHz 杂散/dBc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一种短波综合器的实现 @1 kH @10 kHz @1[x)kHz 过程,通过精心设计使DDS与PLL之间很好地结 47.4l —120 —125 一l25 —9O , 合,达到了宽带、小步进、低相噪、低杂散的良好性 49.68 —120 —126.8 —125.4 一9O 能。当然设计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足,特别是预置部 57.79 —120 —126 —125 一85.9 分对整体噪声水平造成的影响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 60 23 —120 —126.1 —124.7 —9O 究 60.23ooO1 —120 —126 —124 一85.9 66.66 —120 —124.9 —123.1 —9O 参考文献 [I] 白居宪.低噪声频率综合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 70_89 —120 —125.7 —122,5 一9o 出版社.1995. 此结果的各指标是通过频谱仪AgilentE4440A [2] 郗洪杰.混频环设计关键技术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 测试得到的。通过上述结果发现实测出的相噪指标 术,2004.29(2):59—61. 46 Radio Comnmnications Technology VllI.33 NI .3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