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壶匮药2012年第31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12,Vo1.31,No.9 患者显得尤为重要【31。国内目前对重度OSAHS患者 参考文献 ・673・ 采取术前7~lO天选择合适压力行CPAP治疗,能够明 显缓解患者围手术期病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降 低手术的危险性。亦有术前1周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者,降低了手术分析,但创伤大,不易为患者接受。本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杂志编委会.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标准暨悬雍垂 腭咽成形术适应证(杭州)[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6): 4O3—404. [2]高顺华,鞠善德,于丽华,低温射频等离子消融术联合改良悬雍垂 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J].中国 微创外科杂志,2009。9(12):1114一ll15. ・ [3]林忠辉,韩德民,林宇华,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 组病例均合并鼻平面阻塞,通过先解除鼻平面阻塞,3 月后监测最低血氧饱和度明显改善,患者手术耐受性 提高,同时为麻醉插管提供便利。此时行悬雍垂腭咽 成形术,明显降低了全麻术后拔管风险,提高了手术 征围手术期持续正压通气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 (3):172—174. 安全性¨】。据此鼻腔扩容术在合并鼻平面阻塞的重度 OSAHS患者中的疗效显而易见,重要性尤显突出。 [4]刘学军,万汉锋,刘国钧,等.多平面射频组织减容辅助改良.uPPP 治疗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J],实用医学杂 志,2009。25(8):1239—1241.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的研究进展 田晓刚王小虎 【摘要】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精确放疗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逐渐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之一。 尤其是对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亦成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本文就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技术的现状及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 作一详细综述。 【关键诃】 非小细胞肺癌;放疗;3DCRT;SRT;PETI/CT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2)09-0673—03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过去3O年中我国 受照射。若3DCRT满足靶区内及表面的剂量处处相 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465%,在城市人口中其发病率 最高,且死亡率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肺癌患者 中,发病率居首位的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作为中度放疗敏感的恶 等则为束流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文献指出,在治疗NSCLCI期患者的 过程中,3DCRT技术较传统的二维技术更加具有优越 性,比如:患者2年和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3DCRT组高于=维组呤1。另有学者比较局部晚期NSCLC 术后IMRT、3DCRT、二维放射技术的剂量学研究,结 性肿瘤之一,它对患者的一般状况要求比较低,其并 发症也最少,因此逐渐成为最为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 段之一。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包括三维适形 放射治疗、束流调强放射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 精确治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 制率,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同时PET/CT的应用也发 挥了重要作用n】。本文旨在针对NSCLC放射治疗的临 果显示:IMRT技术可以显著降低心脏和肺的平均剂 量与体积剂量,并具有更好的靶区剂量分布。NSCLC 属于快速增殖的恶性肿瘤,它的潜在倍增期为5周左 右,而NSCLC总治疗时问超过6周,在生存期上每天 减少1.6%,因此缩短总治疗时间(如HART,CHART、 cHAR EL)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Sirzen F等【 I研究 发现,在NSCLC连续加速超分割CHART的疗效明显 床应用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l三维适形放疗和束流调强放疗在NSCLC的应用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通过调整照射野形态,使剂 优于总剂量为60Gy、每次2Gy、每天1次的标准分割 方案。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3DCRT加速放射治疗能 够提高治疗疗效,同时也并没有增加放疗的副反应t4l。 2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NSCLC的应用 量分布能够和肿瘤的靶区形状相一致,进而可使治疗 靶区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的同时,周围的正常组织少 作者单位:730050甘肃兰州,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e radiotherapy,SRT) 是一种通过共面、非共面弧形照射、多野集束技术,继 ・674- 甘肃医药2012年第31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12。Vo1.31,No.9 而在靶区产生了高度聚焦的剂量分布。立体定向放射 技术可以提高恶性肿瘤放疗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在各 类恶性肿瘤的原发灶的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过程中, 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3 PEWCT在NSCLC淋巴结转移放疗靶区的应用 治疗属于3DCRT的特例,特点是:靶区周边正常组织 受量小,剂量分布集中,靶区外剂量递减陡峭。有学者 应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43例I/II 期NSCLC患者,总有效率为95%,3年局部控制率为 95%.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91%和91%,1 例患者出现3级的放射性肺炎【51。国外研究发现:用 SRT治疗I期NSCLC,患者发生大于2级(CTC标准) 的肺毒性例数甚少,BED大于100Gy的复发率为 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研究认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放射 治疗的靶区包括:影像学上显示的原发灶和转移的淋 巴结,以及呼吸动度和误差所形成的计划靶区 (planning target valume, V)。因此,如何能够确定非 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的范围是至关重要的。国外 8.1%,BED小于100Gy的为26.4%,前者3年生存率 为88.4%,后者为69.4%t‘1。国内学者应用SRT治疗 NSCLC放疗后复发病例,总有效率为74.0%,根据 RTOG分级:心脏损伤的发生率为1—2级7.4%,骨髓 抑制的发生率为1~2级8.3%,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 生率为1~2级11%,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2 级15%t 1。Beitler J.J 引总结了75例接受SRT治疗 的患者,平均分割剂量为8Gy共5次,观察到SRT对 体积<65cms的恶性肿瘤治疗效果是最好的。 3 PET/CT在NSCLC的应用 精确放疗技术可以形成较好的适形于恶性肿瘤 的剂量的分布,从而提高靶区的放疗剂量,能够更好 地保护恶性组织周边的正常器官和组织,而靶区的勾 画是制定精确放疗计划最重要的步骤,临床资料已经 证实,应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可 以非常精确的勾画出肿瘤的界限。PET/CT不仅能够应 用于恶性肿瘤的精确放疗的靶区勾画,而且还应用在 精确放疗过程的方案设计和疗效的评估 1。 3.1 PET/CT在制定NSCLC放疗方案中的应用 根 治性、姑息性和综合放疗作为放射治疗的三种主要方 式,要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PET/CT在诊断远处转移以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方面 较CT更为准确,经PET/CT检查后患者的TNM分期 有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放疗具体方案也会相应的发 生调整。Mah 。1研究30例CT不能清晰显示肿瘤边 界的NSCLC病人,进行PET检查后,患者的治疗方案 和放射治疗的靶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可以 认为PET/CT的检查手段在制定放疗方案的过程中占 有重要地位,行PET/CT检查后再进行方案的制定是 非常关键的一步。 3.2 PET/CT在确定NSCLC放疗靶区中的应用 大 量学者的研究提示lll 引,PET/CT在对NSCLC患者进 行放疗靶区的勾画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PETA2T 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在根治性放射治疗NSCLC的转 移淋巴结勾画过程中,PET/CT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参 考价值,因为它的检测准确性远远高于c 15-17】。 3.4 PET/CT在NSCLC生物靶区中的应用价值 肿 瘤组织的乏氧有可能会影响到放射治疗的敏感性和 治疗的最终疗效。放射生物学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提 供肿瘤组织是否乏氧的成像技术之一。目前有研究表 明,乏氧的存在与否是肿瘤放疗局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之一。如果直接测定恶性肿瘤中乏氧细胞的分布和数 量后使用乏氧增敏剂或合理改变放疗剂量的分布,对 肿瘤组织区域内进行加量放疗,就能够提高放疗效 果。由于氟硝基咪唑(FMISO)在组织中的氧情况可决 定细胞内的代谢情况,因此利用培F标记此类物质而 通过PET可以观察组织乏氧状况,能够无创的确定肿 瘤的乏氧体积,进而了解肿瘤的乏氧水平。因为同一 组织类型、同一部位肿瘤的乏氧状况是各异的,同一 肿瘤内部的乏氧区域的分布也不尽相同,所以肿瘤乏 氧的检测至关重要。采用埔FMISO PEWCT勾画GTV 和肿瘤内的乏氧区,有望提高肿瘤患者的局制率和生 存时问【l8I。 3.5 PET/CT在评价NSCLC的治疗效果、检测复发等 方面的应用相关研究指出,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 的疗效评价、检测复发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NSCLC患者治疗后,若有肿瘤残留或复发,行PETA2T 检查可发现病灶局部持续摄取增高。PET/ET检查技术 能够鉴别具活性的肿瘤细胞,能及时、准确的评价疗 效、鉴别复发。同时,PET/CT检查亦可以预测患者的预 后,能够更加有效地评价放疗疗效【19—1。 4结语和展望 综上所述,先进的精确放疗技术极大增加了照射 剂量,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效果。在对患者放 疗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掌握以下“三精”原则,即:精 确定位、精确计划和精确治疗。要做到在恶性肿瘤细 胞得到最大照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器官组织的照射 甘肃医药2012年第31卷第9期Gansu Medical Journal。2012,Vo1.31。No.9 ・675・ 量,提高治疗的增益比。PET/CT技术使得恶性肿瘤放 疗靶区的勾画更加精确,同时提供了恶性肿瘤的生物 in CT-based treatment planning of patients with poorly defined non—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tud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2,52(2):339—50. [1 I J Carretta.A.Therapeutic strategy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靶区,进而为制定个体化的放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依据。随着此技术在临床中越来越广泛的开展,其 在NSCLC精确放疗中也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Lee.C.B.Therapeutic advances in local-regional therapy for stage III non-small—ceu lung carlcer:evolving role of dose—escalated cancer associated to satellite pulmonary nodules [J]. ElIr J Cardiothorac Surg,2002,21(6):1100--4. [12]Ashamalla.H.The contribution of integrated PETA2T to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treatment volumes in radiation treatment planning in lung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5,63(4):1016— 23. [13 3 Fox.J.L.Does registration of pet and plnnaing CT images decrease 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variation in delineating tumor conformal(3-dimensiona1)radiation therapy[J].Clin Lung Cancer, 2006,8(3):195—202. volumes for non—small—cell lung cnca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05,62(1):70-75. [2 3 Fang.L.C.Comparison of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medically inoperable Stge I non-smM1-celal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two— [14]徐秋贞,螺旋ct肺四期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现 代医学,2006,34(4):4. [15]Antoch.G.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dual—modality PET/CT in dimensional vs.three-dimensional radiotherapy[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6,66(1):108~16. [3] Sirzen.F.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radiation therapy effects in non- preoperative staging[J].Radiology,2003,229(2):526—33. [16]Magnani.P.FDG/PET and spiral CT image fusion for medistinal small cell lung cancer[J].Acta Oncol,2003,42(5-6):493—515. [4]于金明,任瑞美,袁明智,等.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 lymph node assess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J].J Cardiovasc Surg(Tofino),1999,40(5):741—8. 量分割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5,14(3):4. [5]Xia.T.Promising clinical outcome of stereotactie body radi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Stage I/II non-small—cell lung [17]Vanuytse1.L.J.111e impact of(1 8)F—fluoro一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DG—PET)lymph node staging on the radiation treatment volume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1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6,66(1):ll7—25. [6] Onishi.H.Stereotactic hypofraetionated high—do8e irradiation for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clinical outcomes in 245 cancer[J].Radiother Oncol,2000,55(3):317—24. [18]Rasey.J.S.Quantflying regional hypoxia in human tumors with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of IF-18]fluoromisonidazqle:Apretherapy study of 37 patients[J].Internationla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1996,36(2):417-428. subjects in a Japanese nmhiinstitutional study[J].Cancer,2004,101 (7):1623—31. [7]黄勇,王鹏,潘绵顺,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后复发非 小细胞肺癌[J].临床肺科杂志2005,1O(6):3. [19]Patz.E.F.Jr,.J.Connolly,and J.Herndon.Prognostic value of thoracic FDG PET imaging after treatment for non-small cell lung [8]Beitler.J.J.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for nonmetastatic lung cancer:an analysis of 75 patients treated over 5 years[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6,65(1):100—6. cancer[J].AIR Am J Roentgenol,2000,174(3):769—74. [20]Higashi.K.18F—FDG uptake as a biologic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9]邢晓波,周宓.PeffCt在非小细胞肺癌精确放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现代医学,201 l,39(3):378. [10]Mah.K.The impact of(18)FDG—PET on traget nda critical organs cancer[J].Journla of nuclera medicine:officila publication,Society of Nuclear Medicine,2002.43(1):39—45. 肝硬化诊断方法研究新进展 高政聪 [nil要】肝硬化是肝脏在各种致病因素下导致的慢性炎症迁延不愈而出现的不可逆病理变化,我国是肝炎大国,早诊断,早治疗 可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有效保护患者肝脏的功能以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就目前而言,肝脏活检病理切片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 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较一些无创的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诊断,可以有 效提高诊断检出率并可以减轻患者活检来的风险,为患者带来福音。 【关键词】肝硬化;诊断方法;蛋白组学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25(2012)09—0675—03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在各种病原因子(HBV,HCV, 释放各种炎性因子的刺激下,肝脏内静息的星状细胞 酒精,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疾病)作用下发生损伤后 作者单位:730400甘肃白银,景泰县中医院检验科 过度分泌胶原修复的一种保护机制,肝硬化的大量胶 原来自位于窦状隙(Disse腔)的贮脂细胞(肝星状细胞 细胞),该细胞增生活跃,可转化成纤维母细胞样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