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精品教案

中国的气候(第2课时)精品教案

来源:易妖游戏网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对中国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干湿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3.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归纳出我国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

2.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的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对中国干湿区分布图的判读,知道中国干湿区的分布状况,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 教学策略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和“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标准”指向十分明确:一是能运用气候资料,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直方图、气候统计资料、示意图等,归纳出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含气温和降水特征);二是能简单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三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本节中专指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

按照“标准”要求,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课时分配上分为4个课时。此为第2课时。在教学策略上,通过热点新闻一路“象”北作为引入,引导学生对比自己家乡和西双版纳自然环境的异同,从而引出气温和降水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影响。继而通过分析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图,引导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接着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国4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总结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点。第二部分是通过阅读我国干湿区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干湿区的划分方法。

1 / 5

最后一部分是通过阅读气候类型图,了解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动植物分布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路“象”北 创造时事地理环节一 思考:1.你能在地图上找出它们的“老家”吗? 情境,引入正课程引2.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你家乡所在地的自然读图思考 文,激发学生学入 环境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因素影响? 习兴趣 【读图分析】自主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在教材35页分别勾绘800mm和400mm年等降水量线,并观察它们分别与哪一条线大致吻合? 培养读图能力,提示: 读图、勾动手能力,在实1.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绘、对比、践中了解我国800mm以下,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回答 年等降水量线多在800mm以上。 的分布规律 2.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大兴安岭—张家界—兰州—拉萨一线为界,此界线以东降水多,以西降水少。 【读图分析】结合P36页阅读材料,找出我国年培养读图能力,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读图、回对比极端降水提示: 答 地点来了解我1.降水最最多的地方是位于的火烧寮 国降水的分布 2.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位于的托克逊 概括明确: 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探究】探究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环节二 1.读图,比较广州、武汉、乌鲁木齐3个城市年降水和降水量的大小,说出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水怎干湿区 样的空间分布趋势。 2.读图,看一看广州、武汉、哈尔滨3个城市降培养读图能力,水量的季节变化,说一说它们大致反映了中国降读图、计在实践中了解水怎样的季节分配规律。 算、对比、我国降水的时提示: 回答 间分布特点 1.年降水量:广州>武汉>乌鲁木齐;进一步验证 了中国年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2.三个城市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多集中在5~9月,一般占到全年降水的80%左右;反映了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季 小结并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中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地区)分布以及时间(季节)分布规律。以此为基础,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干湿区。 【图示讲解】分布图示意我国四个干湿区的分对比学习法引布,并与年降水量线作对比 导学生思考我【图示讲解】读图观察特殊地区(中国东北部,读图学习 国干湿区的分布及其与年等年降水量400~800mm,但属于湿润区),分析降水量的关系 原因 2 / 5

概括归纳: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强调不能只考虑降水量) 通过读图了解【图示讲解】 干湿区的分布及其与地形区的关我国重要地形读图分析 系 区与干湿区的对应关系 了解干湿区对自学、连【连线】将干湿区与对应的植被类型连线 植被分布的影线 响 概括归纳并过渡: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要素。多样的温度带和多样的干湿区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通过读图了解【图示讲解】 气候类型以及各气候区的分布 读图分析 我国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在实践中探究气候分布与温度带、干湿区的环节三 【活动探究】读图、对了解气温和降中国的关系(教材P38) 比、回答 水两个要素对气候类气候的影响 型 通过实例感受气候对动物、民【说一说】分别说出下列动物、民居、农业类型根据常识居和农业类型属于哪个气候区? 回答问题 的影响,响应引入 五、当堂练习 1.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雨季长

B.南方雨季短 D.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各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 A.降水量的多少

B.蒸发量的多少

D.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C.拥有河流数量的多少

3.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完全位于湿润区的是( ) A.青海省 C.黑龙江省

B.宁夏回族自治区 D.福建省

4.不同干湿状况的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5.世界上大多数的农作物和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原因是

3 / 5

( )

A.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 B.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D.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 D;D;B;B;D

六、课程小结

七、板书设计

二、降水与干湿区

1.中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中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时间分配不均,多数地区集中在夏季 3.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三、气候复杂多样 1.类型及分布

东部地区:(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内陆地区:温带性气候 青藏高原:高山高原气候

2.影响:动植物、民居、农业类型等

八、课后作业

任选菜系中的一种,查阅资料,探究其与当地气候特征的关系,说明气候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4 / 5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