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能 习题(含答案)

内能 习题(含答案)

来源:易妖游戏网
内能 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

1.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物体相接触时,甲把热量传给了乙(对外均无热传递),则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甲的内能减少,温度下降 B. 甲的内能减少,温度不变 C. 乙的内能不变,温度升高 D. 两物体的总内能变大

2. 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 B. 敲打时锤子和钢板都变热 C. 海水被太阳晒热 D. 热鸡蛋在冷水中降温

3. 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4. 夏天,一杯开水放在桌面上,水温T与放置时间t的关系的大致图象可表示为( )

A. B. C.

D.

5.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B. 物体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内能减少,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6. 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C. 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7.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 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 内燃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

8. 如图所示,在瓶内盛少量水,瓶内有一个温度计的探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将从瓶口冲出,且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对这一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的研究对象是瓶内底部的水蒸

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9页

发的水蒸气 B. 这个实验是外界对气体做功 C. 观察瓶口出现白雾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想反映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D. 原来透明的瓶内充满了白雾原因是温度升高了 9. 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B. 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逐渐凉下来 C. 给自行车打气,气筒壁会发热 D. 天空中的流星托着一条发光的长尾巴

10.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不发生热传递 C.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 D.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11.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水,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迅速投入水中后,它们的内能变化正确的( ) A. 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 B. 铜块的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减少 C. 内能都减小 D. 由于放出相同热量,所以它们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内能都不改变

1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块冰的温度为0℃,其内能也为零 B. 两个物体温度相等,其内能一定相等 C.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 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内能在增加 13.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100℃水的内能比0℃的内能大 C. 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一定不会为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4.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 ______ 和 ______ ,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图中, ______ 是利用前者改变物体内

能.

15. 冬天,人们用嘴往手上呵气,手就会感到暖和,是利用 ______ 方法改变手的内能;用双手互搓,同样可使手变得暖和,这又是利用 ______ 方法改变手的内能,从能量的角度看,后者是能的 ______ 过程.

16. 如图所示,将一根铁丝用手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铁丝的内能将 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 ______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 ______ 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

17. 把锯条放在炉火里加热,锯条的温度升高,这是利用 ______ 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用锯条锯木块,锯条的温度也会升高,这是利用 ______ 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______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

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

前者是能量的 ______ ,后者是能量的 ______ .

18. 运动会上常用气球来装饰会场,如图所示,在烈日曝晒下,气球的内能增大,这是通过 ______ 的方式改变气球内能的,气球内气体膨胀做功,可能导致气球胀破.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9. 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 ______ 有关.推理性结论: ______ . 推理依据: ______ .

(3)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如图所示,(a)杯中水量较少、(b)(c)(d)杯中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 ______ 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 ______

② ______ 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 ______ .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 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 ______ 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的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例:现象:塞子被弹起.原因: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使金属管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管内气体膨胀将塞子弹起. 现象: ______ ;原因: ______ .

内能 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9页

【答案】

1. A 2. B 3. C 4. A 5. B

6. D 7. D 8. C 9. B 10. B

11. B 12. D 13. D 14. 做功;热传递;AC 15. 热传递;做功;转化 16. 增大;做功;热传递

17. 热传递;做功;等效的;转移;转化 18. 热传递

19. 质量;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影响分子的个数,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分子个数多,内能大;d;d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a、b;a的质量小,温度高,b的质量大,温度低

20. 内;筒口出现白气;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解析】

1. 解:

当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会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会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温度低的物体会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A正确. 故选A.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的转移,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本题考查了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吸热物体内能增加,放热物体,内能减小. 2.

解: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 B、敲打时锤子和钢板都变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正确; C、海水被太阳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 D、热鸡蛋在冷水中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 故选B.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方式不同,但是效果是相同的.

3.

解: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如晶体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B错误;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如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4)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不一定降低.

要特别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但是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4.

解:根据题意:开水的温度T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杯中水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逐渐降低,且降低的越来越慢. 故选A.

根据物理常识,热量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杯中水的温度的降低先快后慢,不是直线下降的,由此选择即可.

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5.

解: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内能大的温度不一定高,内能多的不一定释放的热量多,故A错误;

B、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B正确;

C、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内能减小,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即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错误. 故选B.

(1)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有关;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2)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

知道并理解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及发送热传递的条件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

解: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错误,由于热量是个过程量,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B、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温度、体积、状态等,温度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引起的,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记住解决问题的诀窍.

7.

解: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做功或热传递造成的,但不可能是放热造成的,故A错误;

B、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C错误; D、热机工作时通过燃料的燃烧得到内能,再通过高温燃气对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

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9页

(2)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

(3)内燃机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内能、机械能的理解,内燃机的概念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8.

解:雾是小液滴,它是由酒精蒸气的液化而形成的.其具体过程是: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对瓶塞做功,将瓶塞打出,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中的酒精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白雾; 故A、此题的研究对象是瓶口处的水蒸气,故A错误; B、这个实验是瓶口处的气体对外做功,故B错误;

CD、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对瓶塞做功,将瓶塞打出,气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瓶中的酒精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白雾,即观察瓶口出现白雾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想反映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例如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弯折铁丝做功等)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气体膨胀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明确白雾的状态,然后再分析其形成原因. 白雾的形成是在气体对外做功的前提下出现的,因此气体对外做功是此题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外做功,内能减少的例子,要记住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出现. 9.

解:A、两手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不符合题意.

B、将烧红的工件放入冷水中,工件与冷水之间发生热传递,工件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C、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并且活塞与气筒壁之间也会有摩擦,摩擦生热,这都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流星在大气层中运动时,与空气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其温度升高,发光发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判断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关键是看能量是发生了转化还是转移.

10.

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所以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故A错误;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不发生热传递,故B正确;

C、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不能仅比较温度的大小来判断内能的大小,故C错误;

D、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热传递的条件:温度差.

解决此题要结合内能的概念热传递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11.

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

解:

铜块和水的质量相同,水的比热容大,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而初温相同,水的末温高,二者放在一起后,热量由水传向铜块,故铜块内能增大,水的内能变小. 故选B.

质量相等的铜块和水,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降低的少,而初温相同,可以得出铜块和水的末温高低,进而确定热传递的方向.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放热公式的掌握和应用,理解用好“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降低的少”是本题的关键.

12.

解:A、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物体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还由物体的质量有关,故温度相等,内能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C错误;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2)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因素有关. (3)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①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以及各个量的含义.

②解决问题的诀窍是: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物体的内能增大,不一定是由物体吸热或温度升高引起的.

13.

解:A、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质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则100℃水的内能比0℃水的内能大,故B错误; C、热量是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是物体含有的;则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故C错误;

D、因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则物体的内能不会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1)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2)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3)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说含有; (4)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内能、热量的关系的了解和掌握,特别注意热量是发生热传递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是物体含有的.

14.

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 A图中用钻头对金属块钻孔是摩擦生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B图中热辐射使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C图中锯木头时锯子发烫是摩擦生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图中加热使水沸腾,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AC(若前两空顺序颠倒,则答案为:热传递;做功;BD).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

初中物理试卷第7页,共9页

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15.

解:用嘴向手上呵气,热量会从口中转移到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该过程是内能的转移;

双手互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手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该过程是能的转化过程.

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转化.

要知道属于哪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应该知道热传递和做功的特点,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呵气”是能的转移,“搓手”是做功.

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改变内能的这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6.

解:反复折铁丝时,人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冬天,置于太阳光下的棉被晒得暖乎乎的,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棉被的内能. 故答案为:增大;做功;热传递.

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热传递时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进行分析解答.

17. 解: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将一根锯条放在火上烤一会儿,温度升高了,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用锯条锯木块,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锯条的温度也会升高,这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使锯条的内能增加,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故答案为:热传递;做功;等效的;转移;转化.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而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8. 解:

气球胀破前,在烈日曝晒下,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球内气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因体积膨胀而炸裂. 故答案为:热传递.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二是热传递,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能根据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正确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9.

解:因为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1)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

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可得的推理性结论是: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推理性依据是:质量影响分子的个数,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分子个数多,内能大; (3)在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所以,①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d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

②ab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a的质量小,温度高.b的质量大,温度低. 故答案为:(2)质量;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质量大的物体内分子数量多; (2)①d;d的质量最大,温度最高.②a、b;a的质量小,温度高,b的质量大,温度低.

根据内能的定义,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之间的关系.

本题考查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知道物体的内能和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20. 解:

(1)拉动绳子时,绳子与筒壁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它们的内能,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2)现象:筒口出现白气;

原因: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故答案为:(1)内;(2)筒口出现白气;气体膨胀对塞子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

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伴随着做功过程.

此题结合实例考查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要会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的热点.

初中物理试卷第9页,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