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 教学时空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 教学建议 江苏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26400)于建生 一、苏教版《<史记>选读》课程目标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积累文化常识,梳 理、巩固、拓宽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文言阅 读能力。 通过解读《史记》,增强学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 自觉性与责任感,领悟古代文化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了解《史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理解《史记》对 我国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理解把握作品内容,汲取人生智慧,用现代观念审 视作品,认识其中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拓展文化视野。 二、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材整合 整个课程的学时可以安排如下。 专题名称 所需学时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学时 1学时 第二专题是《史记》的体例,这一部分不是《(史记> 选读》的重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了解一下全书的 体例,有个感性的认知即可,因此如果课时紧张,也可以 把本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 第七专题是关于《史记》的影响,严格意义上讲这已 不是《(史记>选读》的内容,教参上也不主张把这一部分 放在课堂上学习,但是从文化论著选读的目的出发,我 们还是建议教师用2个学时来组织教学,不是讲解教科 书呈现的内容,而是组织学生分若干专题小组在课外大 量查阅《史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成调研报告并分别 在班级中交流共享。 第八专题应是我们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展 示,它应是学生用现代眼光去关照优秀传统文化后的一 个结论,也是现实与历史的一种理性对接,这对学生学 习方式的改变大有益处,因此建议用2个学时去处理。 四、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方法 专题二:学究天人专题三:不虚美体贯古今 不隐恶 1O学时 3学时 1O学时 专题四:读其书想见其人 专题五:摹形传神专题六:善叙事理千栽如生 其文疏荡 1O学时 2学时 专题七:正史鼻祖文章大宗 2学时 2学时 专题八:研究《史记》 由于这一选修模块的教学只有10周时间(40个学时), 因此可精选其中的重点名篇进行课堂选讲。有些专题, 文本可以相互打通来教学,如《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 关系密切,故可放在一起进行研读。 在教材的教学实施流程中,建议教师从第三专题开 始教学,教学完成三、四、五、六专题内容后,再来实施第 专题的教学并依次完成第二、七、八专题的教学。 三、苏教版《<史记>选读》各章节侧重点 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教师在 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加详细和周密。 第三专题的重点是在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 时,要时刻关注《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 第四专题在教学中应突出“文化”研读的色彩,重点 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及对后世的影 一1.讲授式教学法。如《太史公自序》等文史知识复 杂的,可由教师讲授。《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可由 学习小组共同设计教案,选出最佳教案,由学生小组一 人或几人协作讲授。 2.探究式教学法。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 环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的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让学 生先自行阅读、探究,提出疑难问题,通过对话、探究,达 成共识。也可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引导学生积极探 索,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欣赏音像资料教学法。通过音像资料,赏析《史 记》中的影视片断。如让学生欣赏《霸王别姬》、《西楚霸 王》、《英雄》等音像作品,比较改编后的剧本与《史记》原 文的异同,品评其优劣。 五、苏教版《<史记>选读》评价方式 在评价时不应该追求终结性的结果,而应该追求描 述性的、信息性的反馈,笔者为此自编了《高中语文选修 学分认定方案表》以优化评价方式。 高中语文选修学分认定方案表 抽测成绩(5O%) 学业性 砰定 50% 袭 期末成绩(50%) 考查内容 平均成绩 评价 互评 评价 等级 A+、 响。 第五专题是对《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的学习,本专题 教师在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诸多细节艺术的同时,要 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并体会司马迁两种不同的刻画人物 的手法:一是选取某一人物生平中的一次重大事件的描 写来刻画人物,一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的交代以刻画 人物,前者如《刺客列传》,后者以《项羽本纪》为代表。 第六专题是对《史记》叙事艺术的学习,教师在组织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史记》叙事的形式、章法、人物刻 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梳 理,可以在本专题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28 得分情况 自我促进 教师综合 、B、 自我 学生 教师 反思意见 评定意见 C) 读写 选修期间所读书目 过 程 情况 选修期间所写的 (40%) 读书笔记(或周 记、札记) 性 成 实践活动 选修期间相关的 所得 绩 腈况(30%) 活动参与情况 50% 选修课程结束时 学分 当堂 围绕“选修课程 考查 模块有关内容 (30%) 成的自一由文篇章选题 建议当堂方完面 (责任编辑1 刘宇帆) 中学教学参考(上旬)2。1。・1。总第6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