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妖游戏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有效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

有效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究

来源:易妖游戏网
有效开展智能机器人教学的策略研宄 文l李杭波 机器人活动主题有趣,富有挑战性,其问题解决 方案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个目 标。然而学生对“机器人”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爱的是 机器人学习的趣味性,恨的是需要编写程序来实现机器 2.问题的难度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渐加深 教师的提问是围绕学生展开的,需要学生的积极 配合和参与才能有效完成。问题太肤浅,不易发展学 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反之,问题 人的自动控制。常常听到学生说“我能遥控机器人就好 了”,可见虽然学生对机器人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 但是学习之后发现机器人并不是那么“听话”,就发出 了“能不能遥控”的感叹,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掌握学习方 法,使他们敢学、善学、乐学,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发 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太深奥,学生望而却步,没有思考的兴趣,反而挫伤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易度的把握,应当是经过教 师的点拨,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为宜。 例如:在教学机器人怎样走轨迹的环节,学生 已有的知识有机器人利用传感器接收外界信息,主机 控制器接收到这些信息,发出指令控制马达,做出左 转、右转、前进、后退的动作。 笔者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设计有效提问,读懂学生的学>---j基础—— ,让学生敢学 一、f11告诉学生不同颜色有不同的灰度值,因此你认 为灰度传感器是如何判断黑线的? (2)绿色和黑色的灰度值不同,灰度传感器就能检 测到黑线了,那么机器人要走轨迹需要几个传感器? (3)如何利用两个传感器走轨迹? (4)jg:j个传感器的轨迹程序,碰到十字路口需要左 转、右转或是直走的时候能够成功吗? 这样的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学生的思维也在。一个 智能机器人技术融合了造型、电子、计算机软 硬件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 零起点。如果此时教师的提问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 础,就会加剧他们的厌学心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 设计教学提问呢?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小学生活泼聪颖,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教师在 设计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趣味性。学生就 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的火 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二、巧用留白艺术,读懂学生的思维过程—— 花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的。 例如:在完成了简单的左右迷宫法则走迷宫后, 设计以下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哪种迷宫方案能 更快地完成任务呢?同一种迷宫方案,哪些因素影响 了机器人在迷宫中的行走速度? 这样的提问能在学生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学生们都有一股 不服输的精神——我一定要走得比你快! 让学生善学 、 机器人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索、动手 实践、亲身体验,抽象的理论才能变成触手可及的 答案。 “留白”一直是中国书画艺术中常用的“以少胜 多”的表现手法,能取得“此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 效果。将“留白”运用到智能机器人教学中去,给了 中国琵代 装备l2014年第6期 73 学生更充裕的时间去实践与操作、思考与探究。 1.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留白”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学 往往从导入就开始演绎精彩了。我们应抓住学生好奇 心强的心理特点,把留白巧妙地运用到导课中来,有 题,对学生来说是充满了吸引力。要引起学生对知识 主动探究的欲望,就应该留给他们能够发挥的空间, 教师负责告诉学生在哪里,而学生则自己去发现里面 有什么问题,把发现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 中寻找,在寻找中质疑,在质疑中碰撞出智慧的火 意给教学内容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激起学生强 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拉 开学习的序幕。 例如:在教学调试机器人走轨迹速度这一环节 时,先让学生观察两种不同参数设置的机器人在走S 轨迹时,动作和速度上的差异,学生很容易就能观 察到一个行走时左右抖动频繁,一个行走时快速流 畅,然后问学生: “你们觉得这会是什么原因影响的 花,从而自己找到答案。 例如:在教学左迷宫走法时,要分别利用前方f9 号)、左前方(8号)、左边(7号)三个方位的红外避障传 感器进行判断来完成迷宫任务。具体方案是:如果7 号红外传感器检查到障碍物就机器人直行。9号和8号 是一个“或门”关系,它们中只要有一个检测到障碍 物机器人就右转。最后如果7,8,9号红外传感器都 没有检查到障碍物,机器人左转。 呢?”然后教师自然接上话茬:“接下来,我们就来 研究如何让机器人流畅快速地走轨迹?” 教师没有过多的语言,一彰显,一留白,激起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思考的烈焰,撞出了学 生智慧的火花。 2.顺水推舟——探究“留白” 学生马上就写出了两个条件判断的左迷宫子程 序,然后在仿真场地上进行实验,结果却不尽如人 意,机器人都撞上了障碍物,停止了。这时就有学生 质疑: “老师,我们都按照你的迷宫方案编写了程 序,可是为什么机器人还是走不了迷宫呢?” 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对他 埃德加富尔曾说过: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 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让 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探究的能力,是向教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我们在教学中就 要适当“留白”,这样学生才会自主、地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通过“留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也 许学生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 例如:在机器人“孤胆英雄”项目中,有一个过雷 区的任务。机器人行走速度过快很容易撞到“地雷”, 而速度太慢又会严重影响整个任务的完成时间。那么, 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做到鱼和熊掌皆得呢? 们说:“你们为什么不现场做个实验呢!”“对,我 们可以自己扮演传感器,让老师来扮演控制器,教室 就是迷宫!”有学生很快提出了实验方案。通过实验, 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当7号和9号红外传感器同时检 查到障碍物时,如果优先判断9号传感器让机器人右 转,这样就不会撞上障碍物了。 通过这样的留白,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 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能力的提升是显而 易见的!很多学生还兴奋地说: “老师,老师,可能 我右迷宫的程序也会编了!” 几个学生讨论分析后给出了答案:雷区内和雷区 外设置两个不同的前进速度! 三、活跃讨论氛围,读懂学生的发言内涵—— 让字生乐掌 教师接着问: “那么这个前进速度都有轨迹子程 序控制的,如何做到不同呢?” 学生很快回答: “我们给雷区单独设一个轨迹子 程序,在雷区里的路El左转、右转都调动这个轨迹子 程序,这样既不影响雷区外的行走速度,也保证了能 顺利地通过雷区!,,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 且要使学生“乐学”。如何才能达到“乐学”的效果 呢?平时教师们上课全用嘴讲,这种做法明显是把学 生当成听课的机器,学生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 些通过讨论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都留给学生自己去 知识迁移中的适时“留A”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了 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能够真正自主问题解决,从而使 得思维得到发展。 3.激发研究兴趣——在质疑碰撞处“留白,’ 决。 例如:在教学路1:3左转的子程序后,可以放手让 学生大胆尝试编写路口右转的子程序,能完成的 学生可以先做测试,不能完成的学生再组织起来进行 质疑是科学探究需要培养的一种精神品质。留 A,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创造。对于那些悬而未决的问 讨论。从学生的讨论发言中,可以看出这些学生缺 CF转78页) 74 中国观代辅蓑各l201 4年第6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