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入项目驱动式实践。经过长期一线教学,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注重习题训练,而忽视实践强化,实践俨然成为c++课程教学的一个难点和薄弱环节,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实践环节的欠缺而无法通过等级考试。因此,课题组采用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方法,将工程实践思想引入实际教学。所谓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或多个项目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去,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的扩充,来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直至得到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如在课程开设之初教师给出一个综合项目:定义一个字符串类str,统计字符串中的单词个数,该项目涉及数组、函数、指针、字符串、类等多章节内容。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各知识点,逐步推进,陆续完成各知识点的学习,最后经过综合处理,直至给出完整的求解答案。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项目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3.网络探究式学习。webquest教学模式是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伯尼·道奇博士和汤姆马奇创立的,也称为“网络主题探究”。在这类教学模式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情境或者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课程
计划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因特网资源,并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探究式学习通常由引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基本模块组成。
本课题组根据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原理和步骤,设计并制作了真实教学案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网络探究这一新颖网络教学模式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提升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可根据教师事先创设引导的教学情境,结合给出的教学任务、过程和提供的网络资源一步步完成知识的搜集、加工、处理和吸收转化。如“求解百鸡百钱问题”案例,学生很容易根据提供的算法资源理解需设置的各变量,及各变量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再结合流程控制语句的在线学习资源轻松掌握选择语句和循环语句的使用规则和要点。整个webquest自主学习下来一个简单实用的小程序就能基本编写出来了。实践证明,实际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课题组成员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试点了该多方位一体化教学新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强化了其动手编程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试点班级江苏省等级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得到大幅提高。在2012年省春季等考中,10401013/4班通过率达60%,优秀率达45%;10401051/2班通过率达50%,优秀率达40%。 四、总结
作为高校教师,应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不断诠释高等教育的内涵。笔者认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c++课程,不仅引导学生学习编程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新的思维方式,使其更具逻辑性、周密性和抽象性,学到的更多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体现教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华思想。最后,课题组成员还需大胆实践,不断改进,积极进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尝试与改革。 参考文献:
[1]王芳,张晓如,潘克勤.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c++通过率的几点尝试[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29(12):33-35. [2]王冬,邓俨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9).
[3]段旭,潘舒.任务驱动教学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0):245-245.
[4]姚庆玲.“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实践与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9(1):69-72. 基金资助:
1.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资助;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年度立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18858)。 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资助(项目编号:c-b/201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