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排查会议记录
每月对辖区进行一次矛盾纠纷的排查,掌握不安定因素发展趋向,预防化解不安定因素,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下面是分享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供大家参考!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篇一
1、每月对辖区进行一次矛盾纠纷的排查,掌握不安定因素发展趋向,预防化解不安定因素,防止事态扩大和矛盾激化。
2、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予以梳理调处,必要时协同有关部门进行专项整治。
3、根据纠纷发生时令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制定排查重点和排查计划方法。
4、下发排查纠纷统计表。内容包括:纠纷总数、分类、重点户、重点人、重点纠纷、发现的犯罪线索及分属部门等基本内容。
5、落实排查计划。充分利用利用地方熟、人情熟、情况熟的优势,在辖区内进行摸底排查;各成员单位及职能部门应通过日常工作,重点工作中反映或了解到的纠纷线索,进行登记,填写排查登记表。
6、对排查纠纷统计表进行分析,按纠纷性质、类别、轻重缓急等进行分类排队,排出重点的人、事、单位;采取有力措施,抓早、抓小、抓苗头,钝化矛盾,及时调处、防止激化。
7、各社区、单位或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排查活动中,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和犯罪线索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篇二
1、不定期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遍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实行全覆盖、全方位、多层次排查,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情况早发现、早报告、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2、建立镇(村)、单位矛盾纠纷排查体系,镇实行每半月开展一次集中排查。特殊时期每日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梳理矛盾纠纷工作;
3、重大节假日、敏感时期和纠纷多发期,要及时组织人员集中排查;对重点单位、重点人、重点事,加大排查力度,进行重点排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隐患;
4、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发挥基层治保、调解组织、调解信息员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矛盾纠纷信息动态;
5、对于重大的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要及时受理,多种手段并用,努力解决在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
6、发现重大纠纷隐患(可能发生群体性上访、群体斗殴现象)应当及时报告主管领导,并在4小时内上报市调处中心,调处中心接到报告后上报市主管领导;
7、各镇、各部门应于每月底前将所掌握的矛盾纠纷隐患情况上报市调处中心;
8、保持矛盾纠纷报送电话24小时畅通,遇到节假日必须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