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儒林
韩儒林(1903—1983)
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字鸿庵。河南舞阳人。生于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卒于南京。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韩儒林的著作《元朝史》
哲学系。此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起,1933年起,先后在比利时鲁文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留学。1936年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历史系讲师,北平研究院(昆明)史学所副研究员,华西大学历史系教授,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重庆)副主任,大学历史系教授兼边疆政治系主任。1946年兼任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并在东方语言专科学校兼课。1949—1982年,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其间于1965年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兼蒙古史研究所所长1年。1962年,先后访问蒙古、苏联,参与三国合编《蒙古史》工作。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蒙古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
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亚文明史》编委会副主任,江苏史学会会长,江苏哲学社会科合会副主任等职。韩儒林自留学欧洲以来,始终专注于蒙元史和西北民族史研究。其主要著述如《成吉思汗十三翼考》、《蒙古氏族札记》、《蒙古答剌罕考》、《元代阔端赤考》等篇,多注重名物制度的考释,纠正了元史著作中的许多失误,弄清了前人未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此外,韩儒林在突厥史、史、西夏史、中西交流史等方面,也颇有建树。
20世纪50年代以后,他以大量精力从事教学行政、史学研究的组织和人才培养工作,但学术研究仍未停辍。1956年,创立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1977年,创办《元史与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与翁独健等一起倡议建立了中国蒙古史、元史和中亚文化研究会。撰写的论文有《论成吉思汗》、《元朝是怎样管理地方的》等20多篇。60年代,他与助手一起完成了《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元代分册,参加了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组织工作,主持了北方地区历代图幅的编绘。由他主编的两卷本《元朝史》,获国家优秀图书奖。韩儒林的主要著述多收入《穹庐集》,此外尚有《成吉思汗传》、《元史讲座》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