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翩希 V02. No6. LIBERAL ARTS FANS 教育教学6 新课程背景下聋校美术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朱锦兵 (江苏省大丰市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 大丰224100) 【摘要】分析了聋校美术教学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聋校美术教学的一些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聋生视觉补偿优 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想象力,陶冶聋哑学生的情操。 【关键词】新课程;聋校美术;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6-0105—01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 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 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我们知道,聋校美术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 对聋哑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 辅助教学载体,多媒体集生动、具体、形象等优势为一体.特别在 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特殊教育的基本 聋校,对开发聋生智力,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等方 特点。笔者经过多年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新课程背景下的 面有着特殊之功效。如在教学我校校本教材美工第十册《学画动 美术教材的内容更为广博,课程更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 物》时,学生对动物不甚了解,要马上画出有一定闲难。于是我利 一、现状及原因分析 用多媒体资源,播放了电视录像片段《动物世界》,让各种形态的 聋校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 动物图片资料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对动物 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 的外形结构、行走姿态,有了清晰的印象。在学生看了《动物世 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其 界》之后,教师又利用幻灯片一步一步地画动物,让学生知道动 中.审美教育比之技能技巧的培养更为重要。 物的一般画法和步骤。当画好之后,再一按鼠标,出现下一张幻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 灯片,画上动物所处的环境,让学生明白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这 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 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学习难度,教学效果自然 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的地 就好。 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 (二)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想象力,陶冶聋哑学生的情操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有如下因素。首先是校外因素,家 美育是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美,反过 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 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美产生于劳 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 动,又服务于劳动。人们在生产中不仅要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而 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 且还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艺 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 术设计和创意的范嗣十分广泛.美蕴藏在人类现实生活的各个 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 方面,如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优雅别致的环境装饰,五彩缤纷的 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 生活现象,人类端庄高雅的行为举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 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 艺术作品,等等,都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摇篮。如果一个人不 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其次是学校内部因素:很多聋校没 懂得现实生活的美.也就无法正确认识与理解艺术美。艺术创 有专业美术教师。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 作来源于生活。 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虚设美术 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让 课。现在虽然有很大转变,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 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如,我 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没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罔省 在教《染色图案》一课时,如果照搬教科书中的方法,教师只需教 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些都局限了 给学生不同的折、染方法后.再提示一下这是美丽的手帕就可 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以了,但这样教学效果一般。我经过反复琢磨和设计.特别是根 二、实践与思考 据染纸图案这一民间工艺品本身所赋予的花纹自然色彩对比强 (一)充分发挥聋生视觉补偿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烈等美感形式,分别染制了小花伞(八角形罔案)、小领结(条纹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 图案)、花裙子(小碎花图案),还有头饰、小手帕等备用。面对黑 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 板上两幅范作染色图案,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然后提出两 美术教学的生命。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 个问题,使欣赏与生活联系起来以引发学生联想。提问一:“你们 要求和兴趣。系统论告诉我们,有兴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扰,提 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案吗?”回答是肯定的。提问二:“根据你对 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源动力。如:教 生活的观察和记忆能不能用它设计一两件服饰?”因为图案是 学《大家一起画》时,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用各种美术材 染在正方形纸上的.很容易使学生联想到围巾、手帕等。当学生 料和工具布置出游戏场景.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活动中,我鼓 说m“手帕”时.教师取m事先染制好的漂亮手帕对折三次插在 励孩子们随意选择,大胆尝试,A然而然地在玩中体验到各种材 上衣口袋。这给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由读懂到联想就是创 料、工具使用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孩子在体验 造性的想象活动。这一问一答的环节诱发了学生从观察生活到 之后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们不仅f-]己得到锻炼, 联想设计的欲望。可以说天有多宽,想象的天地就有多宽。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