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一个字符串,你的任务是计算这个字符串中有多少个回文子串。
具有不同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的子串,即使是由相同的字符组成,也会被视作不同的子串。
示例 1:
示例 2:
提示:输入的字符串长度不会超过 1000 。
两层for循环,遍历区间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然后还需要一层遍历判断这个区间是不是回文。所以时间复杂度:O(n^3)
动规五部曲:
如果大家做了很多这种子序列相关的题目,在定义dp数组的时候 很自然就会想题目求什么,我们就如何定义dp数组。
绝大多数题目确实是这样,不过本题如果我们定义,dp[i] 为 下标i结尾的字符串有 dp[i]个回文串的话,我们会发现很难找到递归关系。
dp[i] 和 dp[i-1] ,dp[i + 1] 看上去都没啥关系。
所以我们要看回文串的性质。 如图:
我们在判断字符串S是否是回文,那么如果我们知道 s[1],s[2],s[3] 这个子串是回文的,那么只需要比较 s[0]和s[4]这两个元素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这个字符串s 就是回文串。
那么此时我们是不是能找到一种递归关系,也就是判断一个子字符串(字符串下标范围[i,j])是否回文,依赖于,子字符串(下标范围[i + 1, j - 1])) 是否是回文。
所以为了明确这种递归关系,我们的dp数组是要定义成一位二维dp数组。
布尔类型的dp[i][j]:表示区间范围[i,j] (注意是左闭右闭)的子串是否是回文子串,如果是dp[i][j]为true,否则为false。
在确定递推公式时,就要分析如下几种情况。
整体上是两种,就是s[i]与s[j]相等,s[i]与s[j]不相等这两种。
当s[i]与s[j]不相等,那没啥好说的了,dp[i][j]一定是false。
当s[i]与s[j]相等时,这就复杂一些了,有如下三种情况
result就是统计回文子串的数量。
注意这里我没有列出当s[i]与s[j]不相等的时候,因为在下面dp[i][j]初始化的时候,就初始为false。
dp[i][j]可以初始化为true么? 当然不行,怎能刚开始就全都匹配上了。
所以dp[i][j]初始化为false。
遍历顺序可有有点讲究了。
首先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情况三是根据dp[i + 1][j - 1]是否为true,在对dp[i][j]进行赋值true的。
dp[i + 1][j - 1] 在 dp[i][j]的左下角,如图:
如果这矩阵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遍历,那么会用到没有计算过的dp[i + 1][j - 1],也就是根据不确定是不是回文的区间[i+1,j-1],来判断了[i,j]是不是回文,那结果一定是不对的。
所以一定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遍历,这样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有的代码实现是优先遍历列,然后遍历行,其实也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举例,输入:"aaa",dp[i][j]状态如下:
图中有6个true,所以就是有6个回文子串。
注意因为dp[i][j]的定义,所以j一定是大于等于i的,那么在填充dp[i][j]的时候一定是只填充右上半部分。
动态规划的空间复杂度是偏高的,我们再看一下双指针法。
首先确定回文串,就是找中心然后向两边扩散看是不是对称的就可以了。
在遍历中心点的时候,要注意中心点有两种情况。
一个元素可以作为中心点,两个元素也可以作为中心点。
那么有人同学问了,三个元素还可以做中心点呢。其实三个元素就可以由一个元素左右添加元素得到,四个元素则可以由两个元素左右添加元素得到。
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元素为中心点和两个元素为中心点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可以放在一起计算,但分别计算思路更清晰,我倾向于分别计算。
动态规划
public class Palindromic_Substring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1(String s) {
char[] chars = s.toCharArray();//将字符串s转换为字符数组chars。
int len = chars.length;
boolean[][] dp = new boolean[len][len];//创建一个二维布尔数组dp,其中dp[i][j]表示从索引i到j的子串是否是回文。
int result = 0;//result变量用来存储回文子串的数量。
for (int i = len - 1; i >= 0; i--) {//从后向前遍历字符串,这样可以确保在检查子串时,我们总是从中心向外围扩展。
for (int j = i; j < len; j++) {
if (chars[i] == chars[j]) {//如果当前字符chars[i]和chars[j]相同,我们有两种情况:如果子串长度为1或2,那么它显然是回文,dp[i][j]设置为true,并且result加1。如果子串长度大于2,我们检查dp[i + 1][j - 1]是否为true,如果是,那么dp[i][j]也为true,并且result加1。
if (j - i <= 1) {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result++;
dp[i][j] = true;
}
}
}
}
return result;//遍历完成后,result中存储的就是所有回文子串的数量。
}
}
s的长度。这是因为我们需要遍历字符串的每个字符对。dp来存储中间结果。public class Palindromic_Substring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2(String s) {
boolean[][] dp = new boolean[s.length()][s.length()];
int res = 0;
for (int i = s.length() - 1; i >= 0; i--) {//从后向前遍历字符串。如果当前字符相同,并且子串长度为1或2,或者dp[i + 1][j - 1]为true,那么dp[i][j]设置为true,并且res加1。
for (int j = i; j < s.length(); j++) {
if (s.charAt(i) == s.charAt(j) && (j - i <= 1 || dp[i + 1][j - 1])) {
res++;
dp[i][j] = true;
}
}
}
return res;//遍历完成后,res中存储的就是所有回文子串的数量。
}
}
dp。中心扩散法
public class Palindromic_Substring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3(String s) {
int len, ans = 0;//定义变量ans来存储回文子串的数量。
if (s == null || (len = s.length()) < 1) return 0;
for (int i = 0; i < 2 * len - 1; i++) {//遍历字符串,每次以一个字符或两个相邻字符为中心,向两边扩展,检查回文子串。
int left = i / 2, right = left + i % 2;//left和right分别表示回文子串的左右边界。
while (left >= 0 && right < len && s.charAt(left) == s.charAt(right)) {//只要left和right对应的字符相同,就扩展边界并增加ans。
ans++;
left--;
right++;
}
}
return ans;//遍历完成后,ans中存储的就是所有回文子串的数量。
}
//找出字符串s中最长的回文子串。
}
时间复杂度:O(n^2),因为我们需要对每个可能的中心进行两次遍历。
空间复杂度:O(1),只需要几个变量来存储状态。
给定一个字符串 s ,找到其中最长的回文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可以假设 s 的最大长度为 1000 。
示例 1: 输入: "bbbab" 输出: 4 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bbbb"。
示例 2: 输入:"cbbd" 输出: 2 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bb"。
提示:
我们刚刚做过了 ,求的是回文子串,而本题要求的是回文子序列, 要搞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回文子串是要连续的,回文子序列可不是连续的! 回文子串,回文子序列都是动态规划经典题目。
回文子串,可以做这两题:
思路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本题要比求回文子串简单一点,因为情况少了一点。
动规五部曲分析如下:
dp[i][j]:字符串s在[i, j]范围内最长的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dp[i][j]。
在判断回文子串的题目中,关键逻辑就是看s[i]与s[j]是否相同。
如果s[i]与s[j]相同,那么dp[i][j] = dp[i + 1][j - 1] + 2;
如图:
(如果这里看不懂,回忆一下dp[i][j]的定义)
如果s[i]与s[j]不相同,说明s[i]和s[j]的同时加入 并不能增加[i,j]区间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分别加入s[i]、s[j]看看哪一个可以组成最长的回文子序列。
加入s[j]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 + 1][j]。
加入s[i]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j - 1]。
那么dp[i][j]一定是取最大的,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首先要考虑当i 和j 相同的情况,从递推公式:dp[i][j] = dp[i + 1][j - 1] + 2; 可以看出 递推公式是计算不到 i 和j相同时候的情况。
所以需要手动初始化一下,当i与j相同,那么dp[i][j]一定是等于1的,即:一个字符的回文子序列长度就是1。
其他情况dp[i][j]初始为0就行,这样递推公式: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中dp[i][j]才不会被初始值覆盖。
从递归公式中,可以看出,dp[i][j] 依赖于 dp[i + 1][j - 1] ,dp[i + 1][j] 和 dp[i][j - 1],如图:
所以遍历i的时候一定要从下到上遍历,这样才能保证下一行的数据是经过计算的。
j的话,可以正常从左向右遍历。
输入s:"cbbd" 为例,dp数组状态如图:
红色框即:dp[0][s.size() - 1]; 为最终结果。
public class Longest_Palindromic_Subsequence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tring s) {
int len = s.length();
int[][] dp = new int[len + 1][len + 1];//创建一个二维数组dp,其大小为(len + 1) x (len + 1),其中len是字符串s的长度。这个数组用于存储子问题的解。
for (int i = len - 1; i >= 0; i--) {//初始化dp[i][i] = 1,因为单个字符总是回文的,所以长度为1的子序列的最长回文子序列长度为1。
dp[i][i] = 1;
for (int j = i + 1; j < len; j++) {//外层循环从后向前遍历字符串s,这样可以确保在检查子串时,我们总是从中心向外围扩展。
if (s.charAt(i) == s.charAt(j)) {//内层循环也是从后向前遍历字符串s。
dp[i][j] = dp[i + 1][j - 1] + 2;//如果当前子串的首尾字符相同(s.charAt(i) == s.charAt(j)),则dp[i][j]的值是dp[i + 1][j - 1] + 2,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子串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基础上,加上这两个相同的字符。
} else {//如果首尾字符不同,则dp[i][j]的值是dp[i + 1][j]、dp[i][j - 1]和dp[i + 1][j - 1]中的最大值,因为我们需要分别考虑不包含首字符、不包含尾字符和不包含这两个字符的情况。
dp[i][j] = Math.max(dp[i + 1][j], Math.max(dp[i][j], dp[i][j - 1]));
}
}
}
return dp[0][len - 1];//遍历完成后,dp[0][len - 1]中存储的就是整个字符串s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
}
}
s的长度。这是因为我们需要遍历字符串的每个子串。dp来存储中间结果。public class Longest_Palindromic_Substring {
//找出字符串s中最长的回文子串。
public String longestPalindrome(String s) {
int finalStart = 0;//定义变量finalStart、finalEnd和finalLen来存储最长回文子串的起始索引、结束索引和长度。
int finalEnd = 0;
int finalLen = 0;
char[] chars = s.toCharArray();
int len = chars.length;
boolean[][] dp = new boolean[len][len];//创建一个二维布尔数组dp。
for (int i = len - 1; i >= 0; i--) {//从后向前遍历字符串。
for (int j = i; j < len; j++) {
if (chars[i] == chars[j] && (j - i <= 1 || dp[i + 1][j - 1]))
dp[i][j] = true;//如果当前字符相同,并且子串长度为1或2,或者dp[i + 1][j - 1]为true,那么dp[i][j]设置为true。
if (dp[i][j] && j - i + 1 > finalLen) {
finalLen = j - i + 1;//如果dp[i][j]为true,并且子串长度大于finalLen,更新finalLen、finalStart和finalEnd。
finalStart = i;
finalEnd = j;
}
}
}
return s.substring(finalStart, finalEnd + 1);//遍历完成后,返回从finalStart到finalEnd的子串,即为最长的回文子串。
}
}
longestPalindromeSubseq方法相同。dp。关于动态规划,在专题第一篇就说了动规五部曲,而且强调了五部对解动规题目至关重要!
这是Carl做过一百多道动规题目总结出来的经验结晶啊,如果大家跟着「代码随想录」刷过动规专题,一定会对这动规五部曲的作用感受极其深刻。
动规五部曲分别为:
动规专题刚开始的时候,讲的题目比较简单,不少录友和我反应:这么简单的题目 讲的复杂了,不用那么多步骤分析,想出递推公式直接就AC这道题目了。
Carl的观点一直都是 简单题是用来 巩固方的。 简单题目是可以靠感觉,但后面稍稍难一点的题目,估计感觉就不好使了。
在动规专题讲解中,也充分体现出,这动规五部曲的重要性。
还有不少录友对动规的理解是:递推公式是才是最难最重要的,只要想出递归公式,其他都好办。
其实这么想的同学基本对动规理解的不到位的。
动规五部曲里,哪一部没想清楚,这道题目基本就做不出来,即使做出来了也没有想清楚,而是朦朦胧胧的就把题目过了。
好啦,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动态规划专题中我们都讲了哪些内容。
关于动规,还有 树形DP(打家劫舍系列里有一道),数位DP,区间DP ,概率型DP,博弈型DP,状态压缩dp等等等,这些我就不去做讲解了,面试中出现的概率非常低。
能把本篇中列举的题目都研究通透的话,你的动规水平就已经非常高了。 对付面试已经足够!
这个图是 成员:,所画,总结的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vipyiyao.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