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颗 糖 的 幸 福
还记得那年暑假,经过一番折腾,我终于抵达姐姐所任教的学校——埃塞俄比亚北部的默克莱大学。我的初衷是从国内苦闷无聊的日子中逃离,到非洲来旅游度假、体验异国风情。至于对姐姐所说的“到埃塞俄比亚之后,你很快会知道在国内的生活堪比天堂”等诸如此类的话,我当然不信。
结果我第一天出门,就在山脚下(任教的老师都住在半山腰的公寓里)遇到了衣衫破烂的姐弟四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带着三个弟弟,背上背一个,手里牵一个,身后还跟着一个。
同行的姐姐问我身上有没有带着零食或者小玩意什么的,但我摸遍口袋,只摸出一颗糖来。四个孩子却只有一颗糖,我有点儿ɡᾱn尬。我还来不及做什么动作,就看见那个女孩眼睛发亮地盯着我手中的糖,她一边很惊喜地向我点头道谢,一边忙不迭地把这颗糖接过后剥开了糖纸,抬手就塞进了背上孩子的口里。谁知旁边稍大的孩子却马上哭了起来,他伸长手向小弟弟要,另一个见状也凑过来开始抢夺。
一时间三个人都哭闹起来——就为一颗糖而已。我瞧得目瞪口呆。
最后的解决方法是,女孩把糖从小弟弟嘴里掏出,将其咬成三块,于是三个弟弟都分得了一份。破涕为笑的男孩让这位小姐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但她的下一个举动彻底震撼了我——她竟然小心翼翼地把糖纸凑近嘴边去舔!
我这才知道,在土地贫瘠、物资kuÌ乏的东非高原,吃一颗糖,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奢侈的幸福。而他们的生活状态,从那个小女孩因不舍得浪费而伸出舌头舔掉糖纸上最后一丝香甜味道的行为里,也能一览无遗。五味杂陈、不知所措的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于幸福的认知被彻底……那天,也许是为了感激我赠予糖果,也许是为了讨要更多的糖果,总之,那姐弟四个跟了我们好长一段路。直到我姐姐告诉她我们就住在山上,欢迎她改天来找我们玩,她才转身带着弟弟们离去。
那一个多星期里,我在姐姐的住所范围内,用蹩脚的英语与附近居住的教职工交谈,试图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情况。时常会有孩子过来打招呼,在他们眼中,我姐姐这个中国老师的房子,简直就是一个糖果屋。而每次从我们手中接过一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或者一把葡萄干、几块饼干时,他们脸上的笑容都特别灿烂。
但是我一直没能等到在山下碰见的那个女孩。对她我觉得心里有亏欠,于是在离开埃塞俄比亚的前一天,我在包里装了不少零食,央求姐姐带着我到山下去转悠,希望可以再碰见她一次。
没想到刚走到街上,我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女孩。她这次只带了一个弟弟,正蹲在路边,直勾勾地看着商铺橱窗里的糖果,眼睛里满是渴望。等到我把包里的零食拿出来送给她时,她兴奋地尖叫了一声。得知我就要离开,她的神情露出了一点不舍,然后似乎在内心挣扎了一下,最终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塞到我手里。女孩很慎重地告诉我,这是她最喜欢的玩具,现在送给我。我低头一看,眼泪差点就要涌出来——她口中珍贵的玩具,只是一个粉红色的饮料瓶盖子……
从埃塞俄比亚回来之后,我还常常想起那短短日子里的见闻。每次遇到烦心事的时候,我都会把那个女孩送给我的瓶盖拿出来看看,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他们最大的希望,也许只是想要一颗糖,来让自己忘记生活给予的忧伤。
这么一想,我就会反省已拥有无数颗糖的自己,到底还在抱怨什么?
1.将文中拼音的汉字分别写出来。(2分)
gān_____尬 kuÌ_______乏
2.阅读全文,说说以“一颗糖的幸福”为题有何作用?(2分)
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加点的词和句子。(4分)
①但她的下一个举动彻底震撼了我—她竟然小心翼翼地把糖纸凑近嘴边去舔!
②她的神情露出了一点不舍,然后似乎在内心挣扎了一下,最终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塞到我手里。
4.本文擅长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试举一例并进行分析。(3分)
5.积累链接:读了本文后,我们对幸福的感悟可能又有新的发现,又有谁能说像陶渊明这样的悠闲、恬适不是幸福呢?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3分)
被微信撕碎的生活 (胡珉琦)
①微信是一种即时聊天工具,比起QQ,它更方便、更快捷,功能更强大。每天我们在微信中醒来,在微信中睡去,我们舍不得错过每一条朋友圈的新鲜事。我们无论饭前饭后都要照相,刮风下雨都要自拍,看到名牌就要合影……
②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i密码,当wifi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那一刻,谁说我们不是在“为朋友圈而活”?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增长,朋友圈也开始迅速膨胀,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代购信息、心灵鸡汤、养生秘籍,不堪其扰。种种被朋友圈绑架的行为,让“逃离朋友圈”的行为正悄然兴起。
③对此,专家认为,自我觉察非常重要。必须意识到,刷屏的行为是否真实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是,就需要进行控制和管理。
④随着微信的流行,人们所接收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对此,人们的评价褒贬不一。
⑤脑科学得出的一种结论是,这种形式会严重分散人的注意力。因此,有科学家相信,这种“浅尝辄止”的方式,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互联网的危险在于,它提供的知识与信息资源过于丰富,让人们以为再也不需要将这些知识与信息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而碎片化的阅读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耐心和习惯去阅读一本书籍,甚至是一篇长文。而文化是思想的产物,它需要创造者付出时间和专注力。
⑥不过,反对者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低估了年轻人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深度,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数字一代”往往是用建设性的方法与信息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取信息。
⑦你知道“同辈压力”吗?就是朋友之间要做同样的事情,说同样的话,穿同样的衣服,遵循同样的规则。网络时代,人们的“疯狂”并不是真正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而是害怕被“out”。
⑧韩寒曾写道:“身边的碎片越来越多,什么都是来得快去得快,多睡几个小时就感觉和世界脱节了,关机一天就以为被人类抛弃了……”
⑨2014年冬天,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火遍全中国。朋友圈中讨论着各种相关的话题。根本用不着推荐,因为周围人几乎都在观看。那时候,如果你不知道“都教授”,恐怕就什么可聊的了。
⑩我们处在一个对信息遗漏恐惧的时代,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错过什么。我们担心就在眨眼的那一刻,一个大机会就溜走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是,因为害怕这种错过,急于想要跟上时代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步伐。
⑾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能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新媒体只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方式,但不会彻底我们的阅读习惯。
⑿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大块的时间仍然是应该用来正经地工作、学习,以及阅读严肃作品。事实上,有阅读习惯的人并不会放弃深度阅读的时间。无论在地铁上还是航班上,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更早受益于新技术的人恰恰也更懂得抵御它、控制它。我们并不是要反对新媒体,而是必须时常反思,并对此保持警惕。无论何时,人类都不能被技术主宰。
6.“悄然”中加点字读音__________“浅尝辄止”中加点字读音_______(2分)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微信让我们拥有了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但因为控制不好和管理不当,不少人被朋友圈占据了生活。
B 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加,朋友圈迅速膨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随之而来,人们不堪其扰,纷纷逃离朋友圈。
C文中的“同辈压力”,是说朋友之间,你知道的我也必须知道,你有的我也必须有,否则我就落后了,就有“压力”。
D发达国家乘客手持书本阅读的比例明显高于国人,也可以说明,有阅读习惯的人不会因为微信而放弃深度阅读。
8. 简要概括“被微信撕碎”的“生活”的具体表现。(4分)
9微信的流行导致信息以高度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 此有哪些看法?(4分)
10.积累链接:文中说“一群朋友聚在一起,第一件事不是相互问候,而是寻问wifi密码,当wifi终于连上,第一时间就是拍照并上传到朋友圈。”当年崔颢登临黄鹤楼,展现在眼前的是多么繁荣的景象,如果他有微信,也会第一时间拍下这幅图景并上传到朋友圈,请看: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古诗词阅读(7分)
阅读李清照以下两首词,完成11—12题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1“星河欲转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分)
12.两首词都是出自李清照之手,但它们的风格却不同,请结合作品和词人的
人生经历具体说明。(4分)
文言文阅读(13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吴均)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 。梅溪② 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 ;幽岫④ 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 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⑦。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
注: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3.选出断句有误的一项( )(2分)
A.蝉/则千转不穷,猿/猿则百叫无绝
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C.遂葺/宇其上
D.蝉吟/鹤唳,水响/猿啼
14.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互相轩邈(向高远处伸展) 皆生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
B.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C.蝉吟鹤唳(叫 ) 鸢飞戾天 (至、到达)
D.岂徒语哉(徒弟 ) 森壁争霞 (众多的样子)
15.选出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古代常见的四种文体,分别是记、表、书、志。“书”,即信函。古人的信
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形成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B.甲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环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C.乙文中“谢病”和“觅”已清楚地表明他是托病辞官,是自寻归隐的。由此
可见他对官场的厌恶,对政治的失望,这为下文作者尽态极妍地描写景物蓄势和张本。
D.乙文从表达方式看,文章先写景,再叙述,在写景中穿插了叙述,最后抒情,自由灵活。从描写景物的方法看,文章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16.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分)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 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三)名著阅读(10分)
18.读的《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从本书中我们会了解到很多红军创建者的故事。如“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________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_________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组织者……再如“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_______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 统率大军的指挥员__________个性。 (6分)
19.简述从李长林口中得到的贺龙印象(4分)
二、综合实践(10分)
20..综合性学习(7分)
达州中学正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1)热点追踪: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3分)
(2)创意先锋: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2分)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
(3)名家讲堂: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四川文理学院教授侯忠明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艺体馆,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侯先生,该如何说?(2分)
2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在《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全国后,关于总导演陈晓卿也渐渐为人所熟知。
B. 24日下午,《扬州晚报》主办的“秋天的朗读者”活动在格桑花文化中心举行。
C. 为什么“无趣”的德国大选还如此重要呢?因为默克尔的态度,将决定欧元的制度性缺陷得到有效弥补。
D. 《王者荣耀》推出的限时网游,真能有效遏止青少年少上网吗?
三、写作表达(5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指路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温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让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①请以“在温暖中行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捕捉生活细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春天,桃花盛开,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许许多多的桃花都张着灿烂的笑脸,欢迎蜜蜂的光临,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他传粉的酬谢。
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她舍不得给蜜蜂一点花蜜,当蜜蜂飞到她的花蕊中来时,她便大骂大叫:“去,去,去!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这儿得到一点好处!”并且拼命摇动花枝,将蜜蜂赶跑。
后来,别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
是啊,自私和吝啬会让我们失去更多,无私和慷慨反而会让我们得到更多。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附参
八语文试卷答案
7、B 13.C 14.D 15.D 21.B
1、尴 匮
2、是行文的线索、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3、①“小心翼翼”是非常专注、细心、慎重的意思。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对这颗糖的重视。由此突出了一颗糖对于他们的珍贵。从而烘托主题。
②这句话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小女孩对那个粉红色饮料瓶盖子的不舍。由些可见她们贫瘠的生活中一颗糖的来之不易,同时也表现了小女孩的质朴和懂得感恩的美好品质。
4、例:她这次只带了一个弟弟,正蹲在路边,直勾勾地看着商铺橱窗里的糖果,眼睛里满是渴望。这句话主要通过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对糖果极度渴望的女孩形象。
5、采菊东篱下。6、qiǎo zhé 8、①人们过度关注微信朋友圈,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②人们被微信控制,微信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③人们通过微信发布或接收的信息,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④人们通过微信获取信息,养成碎片化的阅读的习惯。
9.①认为这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会使人脑应得“肤浅”,会“矮化”阅读者的文化;
②认为这不会影响人们获取知识的深度,因为人们会用建设性的方法与自信互动来感受信息并获取信息.③微信仅仅是用来填补碎片时间的工具,只要我们懂得抵御它、控制它,就不会被技术所主宰,也就不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10、芳草萋萋鹦鹉洲
11、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12、《渔家傲》是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一般说来,她南渡后的词作大多沉痛愁苦,因为词人历经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她通过词作来抒写她的愁苦,但这一首却充满了浪漫幻想的气息,想象雄奇、豪迈奔放,有雄健的笔力营造了一种豪放之美。而《如梦令》是前期的作品内容侧重儿女之情,韵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以婉约风格为主。
16.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 ;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
17⑴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
⑵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18.中国党及其领导的红色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周恩来 八一 彭德怀 不失活泼、天真的19.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20. (1)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07亿元天价成交(体现新闻事实,“人”+事) (2)示例:传承传统文化;彰显书法魅力(动宾结构,主题明确) (3)示例:侯老师,您好!我是达州中学“墨缘”书法社的李华。我们学校想邀请您下周四下午3点到艺体馆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